easyfundingllc.com
home

第二次青藏科考係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題交流會召開

發布時間: 2022-07-27 08:47: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第二次青藏科考係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zhuan) 題交流會(hui) 召開
第二次青藏科考係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zhuan) 題交流會(hui) 召開 高凱 攝

  26日下午,第二次青藏科考係列學術交流女科學家專(zhuan) 題交流會(hui) 在京召開。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楊曉燕研究員當日圍繞“史前農(nong) 業(ye) 跨青藏高原傳(chuan) 播”,介紹了科考中新發現的40多處人類活動遺存初步研究成果,發現過去5000年來,東(dong) 西方農(nong) 作物均存在跨高原的傳(chuan) 播路線,高原經曆了粟作-粟麥混作-麥作的種植製度變化,粟作和麥作在高原的傳(chuan) 播形成了人類開發高原的兩(liang) 次浪潮。史前農(nong) 業(ye) 向高原的傳(chuan) 播增強了人類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促進了人類在高原的定居與(yu) 高寒文明的形成。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白玲研究員以“喜馬拉雅山脈深部結構與(yu) 大地震機理”為(wei) 題,介紹了印度大陸向喜馬拉雅山脈底部俯衝(chong) 的幾何形態及其相關(guan) 地震地質災害情況。通過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坡高海拔地區寬頻帶地震台站,建立了跨喜馬拉雅地震觀測係統,獲得了印度-歐亞(ya) 板塊碰撞帶主要邊界斷裂的三維幾何形態,揭示了控製喜馬拉雅大地震斷層破裂長度的關(guan) 鍵影響因素,發現了有助於(yu) 冰崩堵江速報預警的地震觀測新證據。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王建萍研究員圍繞“青藏高原鹽湖資源環境變化及控製機製研究”,介紹了鹽湖資源作為(wei) 青藏高原極具優(you) 勢的特色資源,其合理利用與(yu) 保護對我國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大量數據表明,近幾十年來在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下,青藏高原鹽湖及鹽湖區環境正在經曆巨大變化,表現為(wei) 麵積擴張、湖水淡化等特點。隨著分離提取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鹽湖稀散元素的戰略價(jia) 值和資源潛力也正在逐步提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盧宏瑋研究員圍繞“青藏高原微塑料賦存及歸趨研究”,重點介紹了青藏高原微塑料具有豐(feng) 度低、來源單一、空間異質性強等特點,是開展溯源和過程模擬研究的天然理想場所。基於(yu) 二次科考獲取的2000餘(yu) 份水土及植物樣本,發現青藏高原不同介質中的微塑料來源有明顯差異。通過構建適於(yu) 高原特殊條件的水土微塑料模型,較為(wei) 精確地測算了高原全境微塑料存量及產(chan) 量。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副教授程楊副教授圍繞“基於(yu) 綜合地理要素的西藏醫療資源地域分異與(yu) 空間優(you) 化”,介紹了通過構建青藏高原醫療設施空間數據庫和調查問卷集,對醫療資源地域分異的評估,並綜合地理要素和人口分布特征辨識了醫療設施優(you) 先布局區。巡回診療服務區劃分與(yu) 醫療設施優(you) 化配置科考方案為(wei) 推進高原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提供參考。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葛德燕副研究員圍繞“青藏高原及周邊哺乳動物代表類群進化動態與(yu) 分布格局對環境變化的響應”,介紹了關(guan) 於(yu) 青藏高原哺乳動物現狀科學考察研究的主要成果,揭示來自東(dong) 南亞(ya) 地區和棲息地泛化的齧齒類物種種群增長和潛在棲息地擴張可能會(hui) 給高原生態係統平衡增加潛在風險;而高原及周邊地區特有種和狹域種需要受到保護關(guan) 注。她以一頭珍貴斑羚標本的發現過程、死因確定和標本製作為(wei) 例分享野外工作中偶遇的驚險與(yu) 喜悅。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張凡研究員圍繞“冰川、凍土影響下的江河源區水沙過程”,介紹了雅魯藏布江上中下遊及主要支流23個(ge) 水文斷麵的徑流泥沙科考成果,辨識流域水沙空間分布格局,量化了暖濕化氣候背景下降雨侵蝕力增加、徑流攜沙力增加、凍土解凍期提前、冰川融水增加、植被覆蓋度增加等要素對輸沙量增加的貢獻,並明晰了江河源區冰川主導型和降水主導型兩(liang) 類侵蝕輸沙主控機製。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陳蕾伊研究員圍繞“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循環關(guan) 鍵過程及其調控因素”,介紹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區域尺度土壤碳周轉的關(guan) 鍵影響因素,明確了植物輸入和礦物保護在影響土壤碳穩定性中的關(guan) 鍵作用,拓展了經典的“土壤有機質形成與(yu) 穩定”理論,為(wei) 提高地球係統模型對土壤碳動態的預測能力、製定青藏高原土壤保碳增匯措施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科技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李萌,全國婦聯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張曉蘭(lan) ,中科院副秘書(shu) 長嚴(yan) 慶出席會(hui) 議。科技部、中科院、全國婦聯、教育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氣象局等部門和科考隊員代表參會(hui) 。會(hui) 議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院士主持。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總結中指出,第二次青藏科考實施以來,共有1900餘(yu) 位女科學家參與(yu) 其中,約占科考隊員總數的32%,高級職稱以上450餘(yu) 人,擔任任務和專(zhuan) 題負責人18人。廣大女科學家發揮女性在科學研究工作上的獨特優(you) 勢,克服青藏高原極端環境和困難挑戰,瞄準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和跨區域考察研究,取得係列階段性重大成果,以專(zhuan) 業(ye) 和實力詮釋不平凡的女性力量,展現了青藏科考女科學家的風采。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