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近年來,廣東(dong) 省堅持大力實施智力援藏,把先進理念、先進經驗、先進方法引入西藏,有力帶動林芝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解放思想、真抓實幹。
在總結複製前幾批醫療、教育組團式援藏的基礎上,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不斷強化黨(dang) 建引領,形成了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以醫療、教育兩(liang) 大組團為(wei) 示範,以魯朗、易貢、墨脫三個(ge) 計劃內(nei) “小組團”為(wei) 重點,林芝市技校、市二高和林芝市藏醫院、文旅集團、經濟開發區等若幹個(ge) 柔性“小組團”齊推進的“1+2+3+N”組團式援藏新局麵,助力林芝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隊伍。
黨(dang) 建引領奮進路
近日,一堂精彩的黨(dang) 課在墨脫開講。
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墨脫縣工作組組長葉敏堅以《如何進一步提升墨脫美譽度》為(wei) 題,在墨脫縣領導幹部“紅色大講堂”專(zhuan) 題黨(dang) 課上和大家深入交流、探討。葉敏堅從(cong) “準確認識墨脫美譽度的現狀”“充分認識提升墨脫美譽度的優(you) 勢”“著力提升墨脫美譽度的方向”三個(ge) 方麵進行講解,贏得了陣陣熱烈掌聲。課後,還有不少聽眾(zhong) 看著筆記,回味黨(dang) 課上講解的內(nei) 容。大家紛紛表示,聆聽了這堂黨(dang) 課,拓寬了視野、提振了信心,對今後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在村裏的發展底氣越來越足,變化越來越大,群眾(zhong) 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工布江達縣江達鄉(xiang) 太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加央曲紮說,太昭村有50名黨(dang) 員,每人負責兩(liang) 戶農(nong) 牧民,宣講黨(dang) 的政策的同時,幫助大家解決(jue) 實際困難。他感慨地說:“如今,村‘兩(liang) 委’班子的力量強了,黨(dang) 員的責任意識也進一步提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爭(zheng) 取把太昭村發展得更好。”
三年來,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始終堅持黨(dang) 建引領,大力推廣對口支援省市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助力受援地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實施“送出去、請進來”計劃、“雙百計劃”,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組織培訓活動……三年間,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組織受援地幹部群眾(zhong) 2400餘(yu) 人次,到廣東(dong) 培訓學習(xi) 、掛職鍛煉、交流互動。引進各類短期援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1542名,引進推廣新業(ye) 務新技術422項;同時,組織舉(ju) 辦各類培訓班,培訓本地幹部群眾(zhong) 1萬(wan) 餘(yu) 人次,為(wei) 推動林芝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凝聚智慧力量。
醫療援助護健康
“感謝林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的醫護人員,讓我在林芝就得到了最快最好的救治。”今年4月,一位在米林縣工作的援藏醫生,工作期間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為(wei) 這位援藏醫生打通生命通道的,是林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的普布紮西和次仁羅布兩(liang) 位醫生。
當這名援藏醫生被送到林芝市人民醫院時,普布紮西和次仁羅布當即為(wei) 患者實施了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從(cong) 送入急診到血管開通不超過20分鍾。“這一切都要感謝廣東(dong) 援藏工作隊,是他們(men) 為(wei) 我提供了到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學習(xi) 進修的機會(hui) ,我們(men) 才能這麽(me) 順利地完成這次的手術。”普布紮西說。
在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進修結束後,普布紮西基本掌握了冠狀動脈手術的操作要領。回到林芝市人民醫院後,在援藏醫生黃曉忠的帶教下,他已經能夠獨立進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療。“現在,有了援藏醫生的傳(chuan) 幫帶,我要多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患者減少病痛折磨。”普布紮西說。
像普布紮西一樣,林芝市人民醫院共有100多名醫護人員成為(wei) 援藏醫生的徒弟。目前,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已經為(wei) 林芝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培養(yang) 了3名能夠獨立進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療的本地醫生。如今,在粵林兩(liang) 地的共同推動下,林芝已經實現2400多種“中病”不出市地,常見病、易發病不出縣區就能治療。
智力援藏促發展
“魏老師,我通過了人社部門的招聘考試,即將到波密縣的一所鄉(xiang) 村幼兒(er) 園任教,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鼓勵與(yu) 陪伴。”2021年12月的一天,應屆大學畢業(ye) 生措姆在微信上向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幹部魏益文報喜。
提升教育質量,關(guan) 鍵在於(yu) 打好“輸血”和“造血”的攻堅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
援藏伊始,通過調研,援藏工作隊發現,林芝許多學校的硬件設施已經能夠與(yu) 其他省市學校相媲美,但當地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底子還比較薄。“改變西藏麵貌,根本要靠教育。”在廣東(dong) 援藏教師黃夢華看來,教育援藏的目的是把辦學條件提上來,其中,師資力量的提升,更是重中之重。
通過實施“萬(wan) 名計劃”“雙百計劃”“校地共建”“廣東(dong) 名校+”“苗圃計劃”等,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創新“1+N”教育援藏模式,協調動員廣東(dong) 省21所地市中小學和15所師範類高校,選派904名幹部人才來到林芝,開展為(wei) 期半年至3年的援藏工作,精準補充了林芝各所學校的學科師資力量。同時,開展送教送培活動60批次、300餘(yu) 人,培訓教師4000人次,切實提升了本地教師教學能力,林芝市義(yi) 務教育、技工學校辦學水平明顯提高。
三年來,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堅持“輸血”與(yu) “造血”並舉(ju) ,緊扣具體(ti) 項目工作中的重難點大力開展傳(chuan) 幫帶,加大人才援藏工作力度,不斷推動廣東(dong) 經驗在雪域江南開花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