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縣卡孜水庫附近覓食的黑頸鶴。
施工人員在尼木縣境內(nei) 帕古水庫施工。
施工人員在尼木縣境內(nei) 帕古水庫施工。
林周縣虎頭山水庫。
林周縣虎頭山水庫。
治水為(wei) 民,治水惠民。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思路,以民生水利為(wei) 重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水利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舉(ju) 措,加快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進拉薩市水利事業(ye) 再上新台階。
目前,拉薩市有18座水庫,總庫容為(wei) 14.81億(yi) 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2座(旁多、直孔),總庫容為(wei) 14.54億(yi) 立方米;中型水庫1座(虎頭山水庫),庫容為(wei) 0.15億(yi) 立方米;小型水庫15座,總庫容為(wei) 0.12億(yi) 立方米。全市農(nong) 村集中供水1358處,農(nong) 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任務全部完成,解決(jue) 了28萬(wan) 人飲水安全問題,全市供水總量達6.9421億(yi) 立方米。
“拉薩的後花園”——林周,不僅(jin) 四季自然風光優(you) 美,還是高原精靈黑頸鶴越冬的天堂。林周縣地處拉薩市北麵,是拉薩旅遊北環線重要節點之一。拉薩市內(nei) 的5座水庫坐落在林周縣境內(nei) ,從(cong) 上個(ge) 世紀70年代開始陸續建設,水庫的建成為(wei) 林周縣農(nong) 林牧業(ye) 生產(chan) 與(yu) 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推動了林周縣農(nong) 林牧業(ye) 的可持續發展。極大改善了拉薩市及周邊生態環境,助力美麗(li) 西藏建設,確保了西藏天更藍、水更清。
位於(yu) 拉薩河中遊,林周縣旁多鄉(xiang) 境內(nei) 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10周年確定的23個(ge) 重點項目之一,是西藏自治區“十一五”重點水利建設項目,是西藏直管的第一個(ge) 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並相繼創造了同等及以上海拔地區最深大壩防滲牆、最大庫容、最大單機容量、最長輸水隧洞及抗震烈度最高大壩等多項紀錄。
旁多水庫作為(wei) 拉薩現有的兩(liang) 座大型水庫之一,已被確定為(wei) 拉薩市主水源地,未來預計每年將向拉薩市及周邊地區提供約1.3億(yi) 立方米生產(chan) 生活用水,可大幅度提高拉薩市工業(ye) 用水保證率,減少拉薩市區地下水開采,使地下水資源逐步恢複正常水平。旁多水庫在保證自身安全度汛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了拉薩河流域防洪標準,為(wei) 確保拉薩河流域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拉薩市諸多文化遺產(chan) 、著名景點和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積澱安全及黨(dang) 、國家和全國人民鼎力支援西藏成果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虎頭山水庫位於(yu) 林周縣境內(nei) ,是鳥兒(er) 們(men) 的主要夜棲地。虎頭山水庫兩(liang) 麵夾山,背風向陽,沼澤裏水生植物豐(feng) 富。和南部林周的大多數村莊一樣,這裏以農(nong) 耕為(wei) 主,成片的農(nong) 田相連,收割後的殘秣撒落在田間地頭,頭年的莊稼杆堆在空地上,成了鳥兒(er) 們(men) 休息時天然的窩。
提起虎頭山水庫,一幕幕紅色記憶呈現在記者眼前,當年8個(ge) 組的1000多名隊員齊聚虎頭山腳下,夜以繼日奮戰在虎頭山水庫的建設工地。本地一些年齡稍大的村民都清楚地記得修建虎頭山水庫的艱辛,村民們(men) 和知青們(men) 同吃、同住、同行,為(wei) 林周縣子孫後代留下了最寶貴的財富。如今的虎頭山水庫,幾十年如一日地哺育著周圍上萬(wan) 畝(mu) 良田、濕地、森林。
當年修建虎頭山水庫時,林周縣強嘎鄉(xiang) 典衝(chong) 村仁青崗組村民格桑多吉老人剛滿33歲,他見證了虎頭山水庫建造的全過程。“現在看到我們(men) 修建的虎頭山水庫灌溉著4萬(wan) 畝(mu) 良田和濕地、森林,我覺得自己能成為(wei) 修建虎頭山水庫的一員是一件特別幸福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水庫建成後的幾十年時間裏,我們(men) 從(cong) 未因幹旱天氣而擔憂過,看到水庫對我們(men) 的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看著後人們(men) 臉上的笑容,我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格桑多吉老人對記者說。
在當時艱苦的年代,進藏幹部和知青與(yu) 當地老百姓同心協力大搞基礎建設、大力發展生產(chan) 力,利用3年時間修建了虎頭山水庫,為(wei) 林周縣農(nong) 林牧業(ye) 生產(chan) 與(yu) 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推動了林周縣農(nong) 林牧業(ye) 的可持續發展。直到現在,許多老人在經過強嘎鄉(xiang) 時,都會(hui) 向晚輩們(men) 講述當年修建虎頭山水庫的經曆與(yu) 故事,讓後人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到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1972年、1974年、2003年、2009年……到2021年,虎頭山水庫、卡孜水庫、春堆水庫、旁多水庫、直孔水庫、帕古水庫等水庫的建設,對水利事業(ye) 的發展,興(xing) 水利、除水害等方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解決(jue) 了灌區灌溉用水保障不足的問題,保障城鄉(xiang) 供水安全,進一步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
2021年,一座以解決(jue) 縣域人畜生活用水、沿線農(nong) 業(ye) 灌溉、工業(ye) 供水的民生工程帕古水庫在尼木瑪曲左岸帕布曲上開工建設。這是一座百姓翹首以盼,各方高度關(guan) 注的重點項目。工程總投資7.3474億(yi) 元,總工期42個(ge) 月。水庫樞紐區海拔4600米,據統計,這也是目前世界在建海拔最高的水庫。帕古水庫的建設,將解決(jue) 沿線4萬(wan) 餘(yu) 畝(mu) 農(nong) 田灌溉、草地缺水,縣城3.5萬(wan) 餘(yu) 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牲畜、高新技術示範園用水水質差、缺水問題,對增加載畜能力,提高農(nong) 牧民生活水平,保障尼木縣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擁護黨(dang) 的綱領,遵守黨(dang) 的章程……”鏗鏘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蕩在高原之巔。2021年 5月25日,中共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帕古水庫工程臨(lin) 時聯合黨(dang) 支部成立儀(yi) 式上,全體(ti) 黨(dang) 員鄭重宣誓。2021年9月8日,拉薩市帕古水庫主體(ti) 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鮮紅的黨(dang) 旗、先鋒隊隊旗插在了施工現場,黨(dang) 員先鋒隊緊扣工期,重點突破,攻堅克難。先鋒隊隊長、副隊長每天十多個(ge) 小時在現場統籌指揮,不計個(ge) 人得失,無怨無悔,全體(ti) 黨(dang) 員身先士卒、帶頭衝(chong) 在前麵,在黨(dang) 旗的指引和黨(dang) 員行動的感召下,施工現場形成了強大的攻堅克難的力量,原本寧靜的施工沿線村莊也隨之熱鬧起來。汽車及施工機器發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猶如一首完美的音樂(le) 在耳邊響起。
帕古水庫工程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始終以“建好一座水庫、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為(wei) 引領,主動發揮“輻射優(you) 勢”,根據項目特點和工程所在地情況,本著“發揮優(you) 勢、當地優(you) 先”的原則,主動對接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政府,在吸納農(nong) 牧民就業(ye) 、地材使用、機械設備租賃等方麵向當地傾(qing) 斜。
“很幸運,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顧到家庭。”項目部招聘的當地保潔員卓瑪吉說道。自項目開工以來,為(wei) 當地提供多類就業(ye) 崗位,覆蓋了近46%的家庭。扶貧必扶智,項目部通過組織開展漿砌石、模板、混凝土施工等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提升了農(nong) 牧民技能,實現從(cong) “學徒”到“熟練工”的轉變。 從(cong) 開工至今,工程建設累計吸納當地農(nong) 牧民就業(ye) 1525 人次,租用當地機械、設備1.6萬(wan) 台次,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一台台運輸車輛在蜿蜒的路上穿梭,施工機械不時發出震耳的轟鳴聲,似乎試圖喚醒沉睡的大山……各項工作都在有序進行,不久的將來,在這崇山峻嶺之間,將出現一汪碧水,滋潤萬(wan) 物生靈,它就是正在建設的帕古水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