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青藏科考:象雄都城/王都遺址究竟在哪裏?

發布時間: 2022-08-09 09:08: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為(wei) 漢藏文獻中記載的青藏高原上一個(ge) 地域廣闊並有重大影響的部落聯盟/王國,象雄(又稱“羊同”,約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7世紀)相關(guan) 的曆史文化與(yu) 考古研究長期以來備受關(guan) 注,其中關(guan) 於(yu) 象雄都城/王都瓊隆銀城(又稱穹窿銀城)的地理位置一直懸而未決(jue) 。象泉河沿岸的卡爾東(dong) 遺址、曲龍遺址在學界都有一定的支持率。


卡爾東(dong) 遺址位於(yu) 一座山丘頂部,地勢陡峭。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執行2022年夏季科考任務的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青藏科考)“人類活動曆史及其影響”分隊,近日先後來到卡爾東(dong) 遺址和曲龍遺址開展“青藏高原人地關(guan) 係綜合考察”工作,為(wei) 今後象雄文化相關(guan) 研究奠定基礎。

  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章迪博士介紹說,象雄文化約3500前發源於(yu) www.easyfundingllc.com西部的象泉河、獅泉河流域,以牧業(ye) 經濟為(wei) 主,如藏北羌塘草原的遊牧生計,在河湖穀地區域可能有一定規模的駐牧和青稞等種植活動。象雄王國持續了1000多年,並發展出燦爛的高原文明,直至在公元7世紀被吐蕃滅亡。


科考隊員考察後以曲龍遺址為(wei) 背景合影。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卡爾東(dong) 遺址地處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門士鄉(xiang) 境內(nei) 的象泉河沿岸,位於(yu) 一座山丘頂部,海拔約4300米,是一處規模較大的聚落遺址,已發現百餘(yu) 組建築遺跡,總麵積約為(wei) 13萬(wan) 平方米。測年結果為(wei) 公元4-7世紀,相當於(yu) 象雄後期。此前,考古學者通過試掘發現一批動物遺存,經鑒定有犛牛、山羊、綿羊等,均屬遺址先民飼養(yang) 的家畜。結合遺址植物考古成果,卡爾東(dong) 先民應為(wei) 農(nong) 牧結合的定居生活。

  曲龍遺址位於(yu) 阿裏地區劄達縣達巴鄉(xiang) 曲龍村以西約3公裏處,主要分布於(yu) 象泉河上遊南北台地、衝(chong) 溝和土林山體(ti) 上,平均海拔約為(wei) 4350米,據田野測繪推算,遺址總麵積約10平方公裏,集中分布著洞窟、宮殿、房址、院落、佛塔、瑪尼石建築等多類遺跡。其中,以洞窟建築為(wei) 該遺址的主體(ti) 遺存,沿用時間較長。2018年7月至9月,曲龍遺址核心區瓊隆地點首次開展科學考古發掘,出土陶器、石器、鐵器、木器、銅器、皮革、織物、擦擦、寫(xie) 經、唐卡等生活和宗教遺物,以及各類動物與(yu) 植物遺存。其中,植物遺存基本都沒有炭化,不僅(jin) 發現大麥,還有大量稻穀遺存,前者是公元3-4世紀的遺存,後者是公元18世紀左右的遺存。

  通過對卡爾東(dong) 和曲龍遺址的綜合考察,部分科考隊員認為(wei) ,扼守象泉河穀地、地勢陡峭易守難攻的卡爾東(dong) 遺址,作為(wei) 拱衛象雄的軍(jun) 事設施(或副都)的可能性更大;地勢相對平緩的曲龍遺址,是都城可能性更高,當然也不排除兩(liang) 處遺址在不同時期都曾擔當象雄都城的可能性。

  本次科考分隊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陳發虎院士指出,確定象雄都城必須建立在可靠的考古證據基礎上,希望通過本次綜合科考及後續更多考古材料發現研究,來明晰象雄之都究竟“花落”何處。

  據透露,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團隊下一步開展象雄研究的目標主要有三:一是總結高原史前至曆史時期象雄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屬性;二是進一步確定象雄文化的持續時間和空間分布,複原象雄人地關(guan) 係演變過程,揭示象雄文明興(xing) 衰與(yu) 區域環境變遷、高原絲(si) 綢之路物質文化交流的互動關(guan) 係;三是提出以象雄文化為(wei) 代表的青藏高原高寒文明模式。

  陳發虎院士進一步強調,象雄文化對青藏高原文化影響深遠,對豐(feng) 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格局認識、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以及助力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yi) 。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