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紅霞,鄉裏百姓都能叫出她的名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37: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從(cong) 西藏林芝波密出發,伴著沿途200多處警示牌和10多處被泥石流摧毀的橋梁,5小時車程後,車輛駛進長達3310米的嘎隆拉隧道,雨刮器不停清刷著擋風玻璃的水汽,4分多鍾後,隧道出口的縹緲白霧、煙雨蒙蒙帶人進入了“雲(yun) 上邊城”——墨脫。

  越往裏走,海拔越低。隨著大霧散去,柏油路一彎接一彎,終於(yu) 在墨脫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政府門口見到了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唯一的女所長唐紅霞。

  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位於(yu) 紮墨(紮木至墨脫)和察墨(察隅至墨脫)公路交會(hui) 處一座半山腰的台地上,山間原始森林密布,蛇蟲鼠蟻和林中猛獸(shou) 時常可見,藏語中“達木”即老虎。

  2021年6月14日,唐紅霞受命來到正式上點的達木邊境派出所履新,成了該鄉(xiang) 唯一的漢族女幹部。唐紅霞2001年入伍,有著20年戍邊經曆的她深知,要想幹好當地的邊境管理工作,需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決(jue) 心。

  “可到了鄉(xiang) 裏發現沿路都是自然災害留下的印記,派出所連營區營房也沒有,在同事們(men) 的協調下,勉強安排住進了鄉(xiang) 政府的房子。終於(yu) 安頓好後,剛洗的衣服還沒晾幹就潮到發黴了。”唐紅霞說,“第二天,屋門口一條1米多長的蛇更是讓我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幾個(ge) 月過去後,她成了鄉(xiang) 裏“捕蛇隊”的一員。

  唐紅霞說:“比起蛇、螞蟥,地質災害是當地最大的‘灰犀牛’。”

  墨脫的路有多難修,就有多難守,每年300多天下雨,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從(cong) 80K至106K嘎隆曲匯入金珠藏布江的路段,平均每公裏有1.38處泥石流災害點,在達木所的轄區範圍,塌方、泥石流、車禍經常發生。

  因此,作為(wei) 鄉(xiang) 裏唯一的執勤執法力量,邊境派出所除了承擔轄區治安、交通、調解、辦案等大量工作,巡邏排查和緊急救援也成了達木邊境派出所一項特別頻繁和重要的工作。

  “唐所長雖然是女同誌,但從(cong) 來沒有缺席過一次自然災害救援,每次都帶著我們(men) 第一時間衝(chong) 在最前線。”同事張涵說,“一遇到暴雨天氣,唐紅霞就馬上在群裏發信息安排巡邏,披著雨衣帶民警們(men) 在轄區排查安全隱患。”

  唐紅霞回憶:“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是去年7月底,當時正陪女兒(er) 休息,突然聽到屋外轟隆隆和劈裏啪啦的聲音,房子也在震動,隨後鄉(xiang) 裏的通信群一則‘突發大型泥石流滑坡’的消息炸開了鍋。我立刻組織全體(ti) 民警前往災害點,一邊挨家挨戶組織群眾(zhong) 撤離安置到安全地帶,一邊安排民警留守在災害點觀察情況。”

  直到第二天險情解除,淋了一整夜雨的唐紅霞才和同事們(men) 回去休息,而救援那天也是她的生日。

  當被記者問到一年要參與(yu) 多少次救援時,和多年在藏工作生活的戍邊人一樣,存在高原記憶減退後遺症問題的唐紅霞拿起手機,隻能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查看次數。

  “這邊經常下暴雨,群眾(zhong) 求助比較多,特別是在晚上。”她用簡短的文字和不太清晰的圖片記錄著這些驚險而難忘的救援,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就像軍(jun) 功章一樣令她驕傲。

  “除了救援,我還要為(wei) 女性撐腰!”唐紅霞說,“達木這邊家暴事件過去發生得比較多。有一次,達木村的次仁拉姆被丈夫洛鬆江村酒後動手給打了,群眾(zhong) 報警後,我帶著幾位民警趕到她家裏拍照取證、了解情況,控製了現場。”

  事後,唐紅霞對洛鬆江村提出嚴(yan) 厲警告:“要是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就把你關(guan) 起來!”

  經過這次事件後,唐紅霞經常走訪存在家暴情況的家庭,定向定期開展婚姻法、反家暴法等法治教育工作,還帶頭組建了婦女維權小組。

  有了女所長“撐腰”,尊重女性、關(guan) 愛女性的風氣在這個(ge) 偏遠的民族鄉(xiang) 慢慢形成。

  “一年的時間很短暫,我還不能叫出每位村民的名字,相比常年在這裏工作的同事,自己還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唐紅霞不好意思地說。

  但對鄉(xiang) 裏的群眾(zhong) 而言,因為(wei) 唐紅霞的交心和付出,每個(ge) 群眾(zhong) 都知道這裏的派出所所長叫作唐紅霞。一年後,邊境派出所不僅(jin) 硬件改善許多,民警們(men) 的工作也得到了駐地幹群的大力支持。

  “4000多公裏的西藏邊境線,每個(ge) 點都有守邊管邊的困難。”唐紅霞笑著說,“虎山也好,蛇山也罷,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墨脫:高校大學生實踐支隊以“設計”賦能鄉村振興

    近日,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12名學生組成的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實踐支隊,赴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開展為期11天的鄉村振興主題調研和“設計下鄉”實踐服務。 [詳細]
  • 林芝再次發現棕頸犀鳥活動蹤跡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獲悉,該院工作人員在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開展野生動物調查過程中,監測記錄到一種嘴巴巨大、外形奇特的鳥類。 [詳細]
  • 探尋墨脫的生態密碼

    為更好地保護動植物資源,近年來,墨脫縣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不丹鬆巨樹的發現,正是墨脫縣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果的實證。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