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藝家】
17年間,她五次赴藏,幫助當地創作了京劇藏戲《文成公主》、藏戲《藏鄉(xiang) 情》、藏戲《次仁拉姆》、話劇《八廓街北院》、歌舞劇《天邊格桑花》等多部舞台藝術作品,並為(wei) 西藏培養(yang) 舞台燈光設計人才。西藏已融入她的生活,成為(wei) 她心中無法割舍的牽掛。她時刻準備著下一次與(yu) 西藏藍天、白雲(yun) 和雪山的相遇。
盛夏雨後,萬(wan) 物清涼。國家京劇院燈光設計師朱丹,身穿一條暗綠色連衣裙,帶著親(qin) 切的笑容打開家門。她神采奕奕,就是皮膚曬黑了,因為(wei) 剛在西藏完成民族歌舞劇《天邊格桑花》的燈光設計工作。
室內(nei) 家具古雅,貓咪、鸚鵡、牆上掛著的大小畫作和裝飾物,透露著這個(ge) 藝術之家對待生活和藝術的態度。朱丹一邊招呼記者品嚐犛牛肉幹,一邊聊起自己的西藏故事。2005年至今,朱丹前後五次赴藏工作,為(wei) 當地劇目創作進行舞台燈光設計和指導,並培養(yang) 燈光設計人才。這些年,西藏已融入她的生活,成為(wei) 她心中無法割舍的牽掛。
“我原來學的是畫畫,考大學時被分到了舞台燈光設計專(zhuan) 業(ye) ,畫布變成了舞台,畫筆變成了燈光。”朱丹笑著說。舞台燈光設計師的工作,是借助光影將戲劇情感以最恰當的色彩和形式呈現給觀眾(zhong) ,其背後的艱辛,遠超常人想象。“多的時候一場演出要做四五百個(ge) cue(場景),少的時候也要做一百多個(ge) 。”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曾告訴朱丹:“熬不了三天三夜是做不了舞台燈光的。”從(cong) 裝台、對光對景、聯排、彩排,到最後演出,燈光設計需要貫穿始終。單是需要搬運50多斤重的燈具,爬到高處安裝設備等繁重危險的工作,就“勸退”了很多姑娘,但朱丹全扛了下來。大學畢業(ye) 後,朱丹憑借出色的表現入職國家京劇院。至今,同班同學仍然堅守在舞台燈光設計領域的,僅(jin) 朱丹一人。
2005年,國家京劇院與(yu) 西藏藏劇團合作策劃了大型京劇藏戲《文成公主》,朱丹受命來到雪域高原參與(yu) 舞台燈光設計。初次入藏,湛藍的天空和聖潔的雪山讓朱丹流連。可在藏劇團的庫房,她著實吃了一驚,那裏隻有十幾隻原始的常規燈。“要不是我們(men) 從(cong) 北京帶了燈具過來,那個(ge) 工作估計很難做下去。”談起往事,朱丹笑了笑。由於(yu) 語言溝通存在障礙,當地裝台人員經驗不足,許多工作都需要朱丹親(qin) 自上手。她還要隨身帶著氧氣瓶,時刻提防高原反應的“突襲”。當地的設備和北京帶來的設備也不匹配,朱丹便和同事們(men) 拿著對講機在現場架起四個(ge) 燈光控製台,而一般情況下隻需架設一個(ge) 。
《文成公主》終於(yu) 順利以京腔藏韻唱響,朱丹和同事專(zhuan) 業(ye) 的燈光設計,為(wei) 舞台增色不少。後來,這部作品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遇西藏,朱丹還不太懂“援藏”的概念,但一顆格桑花的種子在她的心底悄悄生根發芽。
2018年,朱丹再次受邀來到西藏,為(wei) 藏戲《藏鄉(xiang) 情》做燈光設計。這次朱丹欣喜地發現,當初飾演鬆讚幹布的演員班典旺久,已擔任藏劇團團長。而13年前設施落後的劇團,也麵貌一新,設備俱全。硬件雖有,劇團的人卻不太會(hui) 用,每次演出隻能從(cong) 外麵雇人操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朱丹意識到,幫助當地培養(yang) 舞台燈光設計人才刻不容緩。
於(yu) 是,在2019年擔任現實題材藏戲《高原春雷》(後更名為(wei) 《次仁拉姆》)的燈光設計指導時,朱丹在青藏高原收了第一個(ge) 徒弟——旦增。“旦增是個(ge) 靦腆的藏族小夥(huo) 子,剛開始,‘老師,我沒聽懂’是他最常說的話。”朱丹把自己編寫(xie) 的燈光設計教材送給旦增,從(cong) 燈光編程需要用的英文字母慢慢教起,帶著旦增一步步走入瑰麗(li) 的光影世界。2020年,朱丹第四次赴藏,在幫助《次仁拉姆》打磨提高並擔任話劇《八廓街北院》燈光設計的間隙,她抓緊時間繼續帶徒弟。“上午教理論,下午帶實操。每一場燈光設計編程,都是我做一遍,旦增跟著學一遍。”朱丹傾(qing) 囊相授,旦增踏實肯學,每次師徒相逢,朱丹都能感覺到他的進步。
“舞台燈光設計是集體(ti) 的藝術,也是視覺的藝術。借助斑斕的光影,我希望觀眾(zhong) 能見我所見,感我所感。”今年朱丹又到西藏為(wei) 歌舞劇《天邊格桑花》做燈光設計。該劇取材於(yu) 玉麥鄉(xiang) 桑傑曲巴和卓嘎、央宗父女兩(liang) 代人放牧守邊的真實故事,朱丹被故事深深打動,也被演員們(men) 的熱情感染。她特別將舞台燈光設計得比平時更明亮,顏色也多選用暖色:“這個(ge) 舞台是給西藏人民看的,它一定要越來越亮,我要讓大家看到每一位演員的樣子,他們(men) 是那麽(me) 真誠。”此外,朱丹還別出心裁,用燈光在舞台上“畫”出了無數朵小花:“這是我在西藏看到的格桑花開的樣子,格桑花就是這樣漫山遍野地生長、爛漫地綻放。”《天邊格桑花》演出時,在無數光影組成的格桑花綻放的一刻,觀眾(zhong) 熱烈的掌聲匯入花海,朱丹心底那株17年前種下的格桑花,也隨之燦然綻放。
西藏的朋友們(men) 也關(guan) 心著朱丹。防寒的羽絨服、盛滿熱水的保溫杯、滿冰箱的酸奶……每次入藏,朱丹都被暖意包裹著,她也“有來有往”,拿出從(cong) 北京帶來的鍋,拚起兩(liang) 張道具桌,請大家吃火鍋:“他們(men) 喜歡跟我交朋友,你溫暖了他們(men) ,他們(men) 也會(hui) 溫暖你。”
前幾天,朱丹剛從(cong) 西藏回到北京,她顧不上休息就投入到民族舞劇《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的燈光設計中。這部講述和平解放西藏和支援建設西藏故事的舞劇將於(yu) 10月跟觀眾(zhong) 見麵,而朱丹,也時刻準備著下一次與(yu) 西藏藍天、白雲(yun) 和雪山的相遇:“他們(men) 需要我的時候,我肯定會(hui) 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