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式”援藏為助力西藏發展提供新路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5年以來,中央組織部會(hui) 同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及17個(ge) 對口援藏省市,從(cong) 講政治的高度認真開展“組團式”援藏工作,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先後創新開展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拓展開啟“小組團”援藏,為(wei) 加速西藏發展開創了新路徑,注入了新動力。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送來優(you) 質醫療服務
2022年初,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接診孕期僅(jin) 29周的臨(lin) 產(chan) 孕婦曲珍。經過初步檢查,發現她是胎盤早剝,情況十分危急。在湖北援藏婦產(chan) 科專(zhuan) 家和當地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曲珍最終成功誕下一名男嬰。但嬰兒(er) 體(ti) 重僅(jin) 有1.2公斤,出生時無哭聲、無呼吸、心跳微弱,生命體(ti) 征極不穩定。
“情況緊急,在告知並取得家屬同意後,我們(men) 立即將新生兒(er) 送入重症監護室,給予心肺複蘇、呼吸機輔助通氣、肺表麵活性物質應用等緊急救治。”湖北援藏醫生、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兒(er) 科主任王壽懿回憶,經過47個(ge) 日夜的專(zhuan) 業(ye) 診療和精心護理,新生兒(er) 逐漸度過危險期。
這個(ge) 早產(chan) 兒(er) 的救治案例,刷新了山南市婦幼保健院低體(ti) 重兒(er) 成功救治的紀錄,類似這樣的紀錄在雪域高原被不斷刷新……
2015年,中組部等部委啟動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近8年來,約1500名醫務人員接續來到西藏,幫扶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等8家醫院,2021年此項工作延伸至13所縣人民醫院。援藏醫生不僅(jin) 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還精準培訓不同層次醫療骨幹3000餘(yu) 人次。
這種人才“組團式”選派模式和“以院包科”機製,將過去醫療援藏短期零散選派的情況轉化為(wei) 有機組團,通過持續不斷的醫療人才接力,從(cong) 工作理念、體(ti) 製機製、專(zhuan) 業(ye) 能力等方麵對受援醫院進行全麵幫扶和整體(ti) 提升,為(wei) 雪域高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醫療隊伍、培育一批實力強勁的醫療機構,讓各族群眾(zhong) 在本地就能得到優(you) 質醫療服務。
“得益於(yu) ‘組團式’醫療人才援藏,很多西藏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免去了舟車勞頓,減輕了經濟負擔。”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格桑玉珍說,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實現400多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00多種“中病”不出地市、常見病易發病不出縣區就能治療,全區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2015年的68.2歲提高至72.19歲。
“組團式”教育援藏:彌補西藏教育短板
在山南市第三小學,來自湖南長沙的數學高級教師陳素麗(li) ,和藏族教師晉美央金、次仁貢布結成了師徒。他們(men) 經常同上一堂課,共同撰寫(xie) 教學案例,一起研討教學方法……在朝夕相處中,藏族教師教學水平迅速提升。
除了陳素麗(li) ,還有數十位湖南省“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隊的老師在山南市的多所學校開展教學。工作隊整合湖南省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與(yu) 山南市第三小學以及市直、縣區其他小學組成山南湖南優(you) 質小學(發展)聯盟,並爭(zheng) 取項目建設經費1000多萬(wan) 元,加快受援學校信息化建設步伐,山南市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醫療是民生之需,教育是民生之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出台政策,支持西藏的教育事業(ye) 發展。2015年12月,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實施方案》,全國17個(ge) 省市和30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選派援藏教師進藏支教。每10名至50名教師組成一個(ge) 團隊,集中對口支援西藏一所中小學。
“堅持按規律辦事,科學精準設定支援目標,立足西藏及受援單位實際,嚴(yan) 格按行業(ye) 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yang) 規律謀劃工作;堅持前後方聯動,把單一支持拓展為(wei) 係統支撐。”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總領隊楊曉林說,“組團式”援藏工作堅持把人才培養(yang) 作為(wei) 重中之重,著力建強本地人才隊伍。
5200餘(yu) 場次教學科研活動、1739對師徒結對、215項新教學方法、188門全新課程、57個(ge) 援藏教育品牌……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尼瑪次仁表示,“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開展至今,西藏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方式、教育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各方麵素質顯著提升,未來西藏要繼續用好這一政策,不斷彌補中小學教育的短板。
探索開啟“小組團”援藏工作:助力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
位於(yu) 林芝市波密縣的易貢茶場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廣東(dong) 援藏工作隊以“小組團”方式引進技術力量開展科研攻關(guan) ,協助茶場建立茶葉合作研發平台和科研教學平台,引進先進技術13項,攻克技術難題6項,幫助實現茶葉產(chan) 量和質量雙提升。
這種“短平快”特點的“小組團”援藏方式,借鑒醫療教育“組團式”援藏經驗,在保持現有援藏總體(ti) 格局和支援關(guan) 係基礎上,從(cong) 有關(guan) 對口支援省市選派結構合理、人數適當、專(zhuan) 業(ye) 配套、運轉高效的援藏團隊,聚焦產(chan) 業(ye) 基地、工業(ye) 園區、旅遊景區等特定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化支援,幫助西藏重點發展領域補短板、強弱項。
“小組團”援藏工作重點圍繞西藏自身解決(jue) 不了、通過援藏可以解決(jue) 的難點問題確定目標任務。楊曉林介紹,截至目前,“小組團”援藏已幫助西藏打造特色品牌71個(ge) ,引進先進技術228項,攻克技術難題126個(ge) ,受援地區在理念創新、緊缺技術支撐、特色產(chan) 品銷售等方麵都有了明顯改善。
日喀則經濟開發區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小組團”,引入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的發展運營模式和經驗,幫助製定實體(ti) 企業(ye) 入園管理、扶持獎勵、考核管理等新辦法,同時建立工作督辦、後勤采購、合同管理、法律服務等新製度,為(wei) 日喀則經開區發展嫁接“上海經驗”。
“組團式”援藏工作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樹立了長期作戰的思想。中央有關(guan) 部門常態化進藏調研,定期召開“組團式”支援工作推進會(hui) ,交流總結經驗,解決(jue) 突出問題,通過一個(ge) 周期接著一個(ge) 周期的持續支援,以量變促質變,助力西藏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ye) 加快發展,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學習故事會丨援藏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曆
近日,來自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17個省市的2114名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進藏,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詳細] -
書寫富有江蘇特色的援藏答卷
28年來,10批次、981名江蘇援藏幹部人才從江南水鄉來到雪域高原,他們秉承“進藏為什麽?在藏幹什麽?離藏留什麽?”的“援藏三問”,聚焦“拉薩所需”,竭盡“江蘇所能”,打造產業援藏金字招牌。[詳細] -
20餘載援藏情誼:鐫寫中華民族手足情深、血脈相連史
珠峰腳下“瓜果飄香”的蔬菜大棚、“秘境”墨脫的一片片高山茶場、“茶馬古道”上的特色產業園以及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合的魯朗小鎮……這些都一一記錄著援藏工作的累累碩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