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過這趟車!從(cong) 我們(men) 家到拉薩隻需要3個(ge) 多小時,一路風光可美了!”10月12日,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央綜合展區經濟建設單元,一張圖片吸引了藏族女孩央宗的注意。家住林芝的央宗告訴記者,去年拉林鐵路開通,火車開進了藏東(dong) 南,“我和家人出行方便了很多”。
拉林鐵路全長435公裏,是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2021年6月25日開通運營後,複興(xing) 號首次駛上“世界屋脊”,曆史性地實現對31個(ge) 省區市全覆蓋。西藏和高原鐵路建設發展翻開了新篇章。
早在2004年,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就擬建林芝—拉薩—日喀則鐵路。10年後的2014年年底,拉林鐵路正式開工建設。
“為(wei) 啥從(cong) 擬建到開建中間花費了10年?因為(wei) 在青藏高原修鐵路,‘難於(yu) 上青天’!在鐵路建設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情況下,拉林鐵路勘察設計就花費長達五年時間。”在拉林鐵路工作了11年的中鐵二院拉林鐵路設計總體(ti) 何娘者回憶,“作為(wei) 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拉林鐵路的建設難度是前所未有的!”
拉林鐵路位於(yu) 青藏高原岡(gang) 底斯山與(yu) 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藏東(dong) 南穀地,90%以上的線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沿線山高穀深,相對高差達2500米,設計施工難度極大。
從(cong) 開始踏勘線路到描繪設計圖紙,鐵路沿線400多公裏的山山水水,何娘者都諳熟於(yu) 心。“青藏高原擁有秀美風景,但也意味著地形險峻,要想進行鐵路建設,免不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何娘者說,拉林鐵路共有47條隧道、121座橋梁,整體(ti) 橋隧比高達75%。許多隧道的埋深超過了1000米。隧道埋得越深,內(nei) 部壓力就越大,溫度也越高。在雅魯藏布江地區,埋深每增加100米,溫度就要增加3℃,這給施工帶來了極大難度。
“許多隧道裏的溫度都超過了40℃,體(ti) 感溫度更高,人進去好似‘蒸桑拿’!”為(wei) 了不影響施工進度,每位工人都要背著冰袋降溫,建設團隊每天的製冰任務就達近百噸。“但沒有人有一句怨言,大家都爭(zheng) 分奪秒投入戰鬥。”何娘者說。
拉林鐵路開通那天,看到複興(xing) 號緩緩駛入林芝車站,何娘者的雙眼噙滿熱淚:“拉林鐵路建設期間,先後有13萬(wan) 名建設者參與(yu) ,一同攻克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關(guan) 。作為(wei) 這個(ge) 創造了高原鐵路建設奇跡的團隊一員,我倍感驕傲!”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如今,在西藏境內(nei) ,以青藏鐵路為(wei) 主通道、拉日鐵路和拉林鐵路為(wei) 東(dong) 西兩(liang) 通道的“一主兩(liang) 翼”鐵路交通格局已經形成,青藏高原與(yu) 祖國內(nei) 地乃至整個(ge) 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數據顯示,拉林鐵路開通運營一年來,累計發送旅客113.7萬(wan) 人次、運送貨物4.78萬(wan) 噸,客貨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沿線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飛馳在雪域高原上的複興(xing) 號,恰如眼前的新西藏——“幸福的歌聲傳(chuan) 遍四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