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係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法製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圖由自治區民政廳提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級民政部門始終把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忠實履行“民政為(wei) 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ti) 、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切,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hui) 治理、基本社會(hui) 服務上持續發力,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特色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日趨健全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西藏60歲以上人口占8.52%。西藏民政部門在做好兜底性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建立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的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十年來,全區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日趨健全。截至目前,全區各類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45個(ge) 、床位1.3萬(wan) 張。老年人高齡津貼、養(yang) 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綜合補貼等製度不斷完善,惠及近6.7萬(wan) 老年人。“每個(ge) 月養(yang) 老金有大約兩(liang) 百元,此外還有西藏自治區的老年人補貼和拉薩市的壽星補貼,每年也有幾千元。”家住拉薩市城關(guan) 區蔡公堂街道白定村的72歲老人平措旺堆說。不僅(jin) 是他,該村28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全部都有養(yang) 老保險,可以按時領取到養(yang) 老金,再加上醫療保險等,讓老人們(men) 的生活更有保障。
自治區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和兒(er) 童福利處處長楊曉蓉介紹,“十三五”期間,為(wei) 提高兜底性養(yang) 老服務質量,中央和自治區累計投入30億(yi) 元,建設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和11家兒(er) 童福利機構,2015年底,西藏率先在全國實現有意願的特困老人集中供養(yang) ,供養(yang) 率達到100%。目前,全區有6470名特困老人實現了集中供養(yang) 。圍繞構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累計投入3.89億(yi) 元,建設65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目前已有26家日間照料中心開始運行。
2021年,西藏投入1.02億(yi) 元建設34個(ge) 農(nong) 村幸福院。林芝市首個(ge) 農(nong) 村幸福院——工布江達縣江達鄉(xiang) “太昭村農(nong) 村幸福院”就於(yu) 2021年底投用,50餘(yu) 名老人在那裏接受健康指導、日間照料、康養(yang) 康複、應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服務。“十四五”期間,西藏將為(wei) 3505戶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進一步改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
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從(cong) 製度安排、資金保障、政策供給等方麵綜合發力,有效保障了困難群體(ti) 的基本生活。十年來,西藏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2012年-2021年全區城鄉(xiang) 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2.23倍和3.16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和1.5倍;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達到平均每人每月1250元。2012年-2021年全區累計落實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近85億(yi) 元。
自治區民政廳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廳長陳凡彥介紹,全區各級普遍建立了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的社會(hui) 救助聯席會(hui) 議製度,開通社會(hui) 救助服務熱線,鄉(xiang) 鎮普遍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窗口,建立臨(lin) 時救助備用金和主動發現機製,優(you) 化家庭收入財產(chan) 認定方法,健全社會(hui) 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製,針對困難群眾(zhong) 不同需求,實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ang) 、臨(lin) 時救助、專(zhuan) 項救助”等方式給予救助,認真解決(jue) 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基本需求。十年來,西藏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xiang) 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隨著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尤其是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作,西藏城鄉(xiang) 低保人數已從(cong) 2012年的37.66萬(wan) 人下降到2021年的15.8萬(wan) 人。特困人員從(cong) 2012年的1.59萬(wan) 人下降到2021年的1.29萬(wan) 人。同時加大臨(lin) 時救助力度,臨(lin) 時救助人員從(cong) 2012年的0.69萬(wan) 人次上升到2021年的2.15萬(wan) 人次。
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不斷加強
為(wei) 進一步完善兒(er) 童福利政策體(ti) 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先後出台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困境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政策,困境兒(er) 童保障工作和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十年來,基本民生保障的覆蓋麵不斷擴大。全區各級民政部門將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納入保障範圍,建立了農(nong) 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er) 童關(guan) 愛服務製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ti) 係。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累計惠及近13.7萬(wan) 殘疾人,落實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資金9.6億(yi) 元。
陳凡彥告訴記者,2020年起,西藏啟動了“孤兒(er) 醫療康複明天計劃”,使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為(wei) 殘疾孤兒(er) 開展康複救治工作,項目受益兒(er) 童範圍從(cong) 孤兒(er) 擴大到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在孤兒(er) 教育方麵,從(cong) 2019年起,啟動“福彩圓夢·孤兒(er) 助學工程”項目,對全區所有18周歲以上考入高等院校及中等職業(ye) 學校的孤兒(er) ,給予每人每年1萬(wan) 元的補助,從(cong) 2019年至2022年,共安排資金4363萬(wan) 元,切實保障了孤兒(er) 受教育權。“有了這個(ge) 助學金,我每年的學費就不用愁了。”央宗是受到助學工程項目資助的孤兒(er) 之一,幾年前她的父母突發意外去世,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2021年她考取了安徽某高校的本科專(zhuan) 業(ye) ,在得知大學期間可通過助學工程每年申領1萬(wan) 元助學金時,她非常欣喜。
陳凡彥表示,十年來,福利彩票公益金效益顯著。2012年-2021年全區累計發行福利彩票136.54億(yi) 元,累計籌集彩票公益金39.01億(yi) 元,專(zhuan) 項用於(yu) 老年人福利、兒(er) 童福利、殘疾人福利事業(ye) 以及公益事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係
記者5日從中共十八大以來西藏民政事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年來,西藏自治區城鄉低保人數已從2012年的37.66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5.8萬人。[詳細] -
西藏民政部門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各級民政部門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和救急難作用,簡化救助程序、暢通救助渠道、多措並舉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有效服務好疫情防控大局。[詳細] -
西藏自治區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再提高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民政廳結合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多措並舉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全力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