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雪域高原好“門巴”

發布時間: 2022-10-18 09:05:00 來源: 《求是》2022/20

  “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給我們(men) 送來了好‘門巴’(藏語意為(wei) 醫生)!”提起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援藏醫療隊伍,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交口稱讚。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心係西藏群眾(zhong) ,高度重視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2015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啟動,改變了過去醫療援藏短期分散格局,讓雪域高原有了更多好“門巴”,讓百姓家門口有了更多好醫院,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深刻感受到醫療惠民的溫暖。

  消除技術盲點。病有所醫,是人民群眾(zhong) 基本的需求,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深的牽掛。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關(guan) 切地詢問西藏相關(guan) 地區負責同誌:“大骨節病現在人多不多?”

  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骨關(guan) 節病,輕者四肢關(guan) 節增粗、變形,重者部分或完全喪(sang) 失勞動能力。西藏曾是大骨節病高發區,不少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如今,在大骨節病存量最多的昌都市洛隆縣,很少出現大批量新增病例了。”2021年10月以來,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醫院援藏醫生曾國清赴洛隆縣人民醫院工作,累計協調安排大骨節病手術救治近200例。他介紹說,“通過改水、換糧、補硒、易地搬遷等綜合幹預措施,大骨節病發病趨勢被有效遏製。尤其這些年,數批醫療人才接力進藏,使一般病例在當地就能實施手術,加快了存量患者清零行動。”

  “缺氧不缺精神”,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大援藏幹部人才的寄望,也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生邱波內(nei) 心的堅守。為(wei) 救治大骨節病患者,他和團隊深入西藏昌都和山南,不顧強烈的高原反應,插著吸氧管就上手術台,在確保手術質量的前提下,一天內(nei) 最多進行了5台手術。

  不僅(jin) 是大骨節病,近年來,包蟲病、先天性心髒病、白內(nei) 障等曾肆虐西藏的一些疾病也得到有效防治。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實現419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13種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區就能治療。

  把脈人才痛點。健康幫扶要“輸血”,更要“造血”。做好“傳(chuan) 幫帶”,為(wei) 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是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重要方麵。

  “我們(men) 援藏最大的心願,不僅(jin) 在於(yu) 能救治多少人,而且要把醫療技術留給阿裏人民。”2015年以來,陝西省先後選派8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對阿裏地區進行支援,170名援藏專(zhuan) 家與(yu) 300餘(yu) 名本地醫務人員簽訂幫扶協議,采用“團隊帶團隊”、“專(zhuan) 家帶骨幹”、“師傅帶徒弟”模式,培養(yang) 了一批“信得過、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人才隊伍。

  說起徒弟胡美玲的進步,福州市第二醫院援藏醫生念其錢滿是欣慰。此前,他所支援的昌都婦幼保健院病理科運轉艱難,宮頸癌檢查不得不求助於(yu) 合作醫院,從(cong) 采樣到送檢再到回傳(chuan) 報告,至少要兩(liang) 到三周。如今,在念其錢的指導下,婦幼保健院病理科日趨完備,徒弟胡美玲已能獨立完成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和出具報告,將診斷周期縮短為(wei) 兩(liang) 至三天,大大促進了當地婦女宮頸癌早診早治。

  手把手指導,麵對麵教授,傳(chuan) 遞的是醫術,更是“種子”和希望。截至2022年6月,來自全國各地的7批次1300餘(yu) 名“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為(wei) 西藏培養(yang) 了不同層次的醫療骨幹2600餘(yu) 名,西藏各級醫院也選派了1800多名本地醫務人員赴對口支援省市和單位學習(xi) 進修。

  2022年6月9日,來自拉薩市人民醫院的北京市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專(zhuan) 家,來到當雄縣格達鄉(xiang) 為(wei) 居民義(yi) 診。 新華社記者 周荻瀟/攝

  疏通服務堵點。醫院綜合水平是一個(ge) 地方醫療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的支撐和標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不僅(jin) 選派技術骨幹,也選派優(you) 秀管理人員,幫助受援醫院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優(you) 化改善服務流程。

  那曲市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因高寒缺氧,當地新生兒(er) 呼吸窘迫綜合征、缺血缺氧性腦病等時有發生。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er) 科醫生鄭皖亓發現,自己所支援的那曲市人民醫院,部分危重患兒(er) 因本院無法醫治而需要轉院,但院內(nei) 的轉運條件卻不夠。“作為(wei) 藏北地區危重患兒(er) 救治中心,重患轉運是必備能力。”鄭皖亓與(yu) 當地科室人員反複調試新生兒(er) 轉運救護車,製定了針對氣壓過低、蓄電池電量不足等問題的轉運流程和應急方案,多例危重患兒(er) 因及時安全轉運而獲救。

  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生樂(le) 飛出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看到當地患者仍在使用傳(chuan) 統的現金繳費,樂(le) 飛決(jue) 定為(wei) 這裏打造一套“就醫智慧服務係統”,讓信息“跑起來”,讓患者“少跑路”。經過幾年努力,如今的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每個(ge) 繳費窗口和診室都開通了線上支付;服務大廳裏,通過自助服務一體(ti) 機就可以完成辦卡、掛號、支付、打印報告全過程;“掌上醫院”移動端服務係統,實現了診前預約、診中手機支付、診後報告查詢,“一站式”服務讓就醫更省心、更便捷。

  截至2021年底,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那曲6市人民醫院相繼創成三級甲等醫院,阿裏地區人民醫院成功創成三級乙等醫院,西藏受援醫院診療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大幅躍升。

  記者手記: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關(guan) 懷西藏、加大力度支援西藏、推動西藏各項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生動縮影。新時代新征程上,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有西藏各族兒(er) 女矢誌團結奮鬥,有廣大援藏幹部人才勇於(yu) 擔當奉獻,一定能譜寫(xie) 雪域高原發展新篇章。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