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22應屆畢業(ye) 生求職現場。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統籌規劃區內(nei) 、區外兩(liang) 個(ge) 就業(ye) 渠道,積極完善自主、幫扶兩(liang) 種就業(ye) 方式,高效整合穩就業(ye) 、促就業(ye) 兩(liang) 類政策措施,深挖區內(nei) 存量就業(ye) 崗位潛力,增加區外增量就業(ye) 崗位數量,積極引導、妥善分流,多方努力、多措並舉(ju) ,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就業(ye) 質量持續向好、就業(ye) 作用持續發揮,全區就業(ye) 工作碩果累累。文/圖 記者 德吉曲珍
“多位一體(ti) ”
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記者從(cong) 自治區人社廳了解到,2017年以前,西藏高校畢業(ye) 生主要依靠政府主導的公職崗位就業(ye) ,80%以上的高校畢業(ye) 生通過公開招錄(聘)充實到基層一線。2017年以後,西藏積極應對轉型壓力,大力推進市場化就業(ye) ,構建了高校畢業(ye) 生企業(ye) 就業(ye) 、基層就業(ye) 、區外就業(ye) 、自主創業(ye) 和靈活就業(ye) 等“多位一體(ti) ”就業(ye) 新格局。5年來,全區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保持在95%左右,市場就業(ye) 率達70%以上,區外就業(ye) 率達8%,其中2021年達2400餘(yu) 名,是2016年的16倍。
為(wei) 進一步做好自治區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近年來,全區執行一係列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新政策,全方麵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者提供政策扶持。
“在這裏一點都不覺得孤單,業(ye) 餘(yu) 生活也很豐(feng) 富,基地時常會(hui) 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就業(ye) 歡迎會(hui) 、交心談心座談會(hui) 、就業(ye) 聯誼會(hui) 等活動。”在湖北鄂東(dong) 銀河材料有限公司工作的洛桑旦巴說,每逢周末空閑,總要約上幾個(ge) 好友到住宿基地聚聚。剛到住宿基地那天,同事們(men) 熱情地領著洛桑旦巴熟悉環境,向其他人介紹這位來自西藏的同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洛桑旦巴說。通過“組團式市場化就業(ye) 援藏”,洛桑旦巴等118名山南籍高校畢業(ye) 生在湖北黃石市實現了就業(ye) 。
十年來,西藏構建了高校畢業(ye) 生企業(ye) 就業(ye) 、基層就業(ye) 、區外就業(ye) 、自主創業(ye) 和靈活就業(ye) 等“多位一體(ti) ”的就業(ye) 新格局,全區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保持在95%左右,市場就業(ye) 率達70%以上。
如今,市場化就業(ye) 已經成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主渠道,為(wei) 支持中小微企業(ye) 更多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對每年吸納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達到3人以上且符合相關(guan) 條件的中小微企業(ye) ,在安排紓困資金、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時予以傾(qing) 斜。和洛桑旦巴一樣選擇在區外就業(ye) 的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還有很多,他們(men) 對區外就業(ye) 充滿了期望,得益於(yu) 良好政策的扶持,他們(men) 正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創業(ye) 是就業(ye) 的前提,就業(ye) 依賴於(yu) 創業(y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創新創業(ye) 的特色和優(you) 勢日益突出,推動創業(ye) 工作從(cong) 單一的創業(ye) 培訓向創業(ye) 後續服務、創業(ye) 載體(ti) 支撐等立體(ti) 化全方位“一條龍”服務邁進,創業(ye) 培訓3.17萬(wan) 人,創業(ye) 成功7944人,創業(ye) 帶動就業(ye) 1.69萬(wan) 人。
轉移就業(ye)
托起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穩穩的幸福
2012年以來,西藏積極引領農(nong) 牧民“從(cong) 牧場走向市場、從(cong) 土地走向工地”,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人數從(cong) 2012年的45萬(wan) 人增至2021年的69.3萬(wan) 人,增長54%。2016年以來,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生態崗位70萬(wan) 餘(yu) 個(ge) ,年人均補助3500元。城鎮新增就業(ye) 累計達46.63萬(wan) 人,調查失業(ye) 率控製在5%以內(nei) ,十年間始終保持全國最低。依托就業(ye) 信息平台,精準實施就業(ye) 跟蹤幫扶,城鎮零就業(ye) 家庭連續十年動態清零,累計清零4000戶以上。
記者從(cong) 自治區人社廳了解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重點打造了20個(ge) 典型勞務輸出品牌,尼木藏香製作人、後藏莊園唐卡師、紮囊虱雕師、墨脫采茶人4個(ge) 勞務品牌榮獲全國地方特色類、行業(ye) 引領類、創新發展類優(you) 秀勞務品牌榮譽稱號,直接或間接帶動9萬(wan) 餘(yu) 名農(nong) 牧民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餘(yu) 元。持續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建設,依托就業(ye) 基地實現穩定化就業(ye) 對接。全區現有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771個(ge) ,累計吸納9萬(wan) 餘(yu) 人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十年來,西藏以“大規模”“小團體(ti) ”等方式推進組織化轉移,形成了“上下銜接、內(nei) 外結合、互聯互動”的組織化勞務輸出機製。全區現有各類勞務輸出組織7978個(ge) ,有組織勞務輸出占比達到27.8%以上,實現了農(nong) 牧民就業(ye) 從(cong) “單打獨鬥”到“聯合作戰”的轉變。
現如今,區外就業(ye) 不僅(jin) 僅(jin) 包括高校畢業(ye) 生,還包括農(nong) 牧民群體(ti) ,西藏在區外設立農(nong) 牧民就業(ye) 聯絡服務站,開展“點對點”“組團式”務工專(zhuan) 項對接,實現統一管理、統一輸送。其中,日喀則市統一輸送428名農(nong) 牧民前往新疆“組團式”就業(ye) ,人均年增收5萬(wan) 元;那曲市組織153名農(nong) 牧民規模化赴浙江、江蘇就業(ye) ,區外就業(ye) 場所已成為(wei) 西藏農(nong) 牧民與(yu) 兄弟省市勞動者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2012年以來,西藏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勞務收入累計285億(yi) 元。2022年上半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5元,增長1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5元,增長8.0%。
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十年來,全區高校畢業(ye) 生群體(ti) 就業(ye) 、農(nong) 牧民群體(ti) 就業(ye) 大盤穩定,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支撐。站在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西藏將繼續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群體(ti) 就業(ye) 和農(nong) 牧民群體(ti) 就業(ye) 增收創業(ye) 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