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經濟社會發展掃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全市上下聚力推進“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當好“七個(ge) 排頭兵”,團結一心、不懈奮鬥,社會(hui) 大局持續穩定,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城市麵貌煥然一新,民生福祉顯著改善,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在全區中的帶動力和輻射力不斷提升,開創了拉薩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十年來,拉薩市全力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三大攻堅戰取得決(jue) 定性成就,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拉薩市始終把促進民族團結擺在拉薩各項工作的戰略性、全局性地位,圍繞增進“五個(ge) 認同”,引導各族群眾(zhong) 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製定《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9·17”民族團結進步節宣傳(chuan) 活動,推進民族團結“九進”工程,推出《文成公主》《援藏情深》等一批文藝精品力作,建成中華文化公園,打造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西藏工委舊址等民族團結教育基地26家,開展唐蕃古道、茶馬古道、長慶會(hui) 盟碑等曆史遺跡和文化遺存研究,全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150餘(yu) 家單位、286個(ge) 集體(ti) 、1000餘(yu) 戶家庭被評為(wei) 國家和區市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積極鼓勵其他省市和區內(nei) 其他地區人員到拉薩興(xing) 業(ye) 創業(ye) 、安居生活,全麵實行城鎮“零門檻”落戶。民族通婚家庭由2015年的1891戶增加到2021年的7245戶,“互嵌式”社區基本形成。
拉薩市作為(wei) 自治區首府城市,以占全區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貢獻了全區35%左右的經濟總量和50%左右的財政收入,展現了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位度”作用。
2021年,拉薩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741.8億(yi) 元,是2012年的2.75倍,占全區的35.7%,增速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拉薩市場主體(ti) 總量突破15萬(wan) 戶,是2012年的3.75倍,占全區的1/3;2012年,拉薩市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7082元,到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198元,年均增長13.4%;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拉薩市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2018年,全市貧困村(居)全部退出、貧困縣區全部摘帽,率先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實現整體(ti) 脫貧;2019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動態清零,曆史性動態消除了絕對貧困。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增亮點、搭平台、優(you) 服務推進就業(ye) 工作,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年均超過1.3萬(wan) 人,城鎮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3%以內(n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北京、江蘇等援藏省市支持就業(ye) 力度持續加大,全市市場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占比80%以上,區外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占比8%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已累計組織1516名學生出藏返校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新聞辦公室14日召開拉薩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八場新聞發布會。[詳細] -
西藏10年來糧食穩步增產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熱索鄉努康村農機合作社的村民在整理收割機收獲的小麥(2022年9月19日攝)。[詳細] -
拉薩:生活物資供應充足 價格穩定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新聞辦公室13日召開拉薩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拉薩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及拉薩市商務局助力全市複工複產等情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