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富民產(chan) 業(ye) 讓群眾(zhong) 鼓起錢袋子,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造就宜居新環境,推進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匯聚推動發展合力……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正有序鋪開。
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山南市浪卡子縣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農(nong) 牧業(ye) 和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以狠抓特色產(chan) 業(ye)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文明鄉(xiang) 村等實際舉(ju) 措,進一步提升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讓鄉(xiang) 村成為(wei) 生態宜居的美麗(li) 家園。
壯大產(chan) 業(ye) ,夯實振興(xing) 之“基”
深秋時節,陽光正好,一頭頭肥壯的犛牛正趴在飼槽邊悠閑吃草,放牧員巴桑旺堆穿著膠鞋,進進出出,認真清理牛舍。這裏是浪卡子縣打隆鎮林西社區犛牛短期育肥基地,也是林西社區群眾(zhong) 的“致富園”。
為(wei) 促進特色養(yang) 殖業(ye) 發展,浪卡子縣整合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在林西社區建設犛牛短期育肥基地,通過“基地+村集體(ti) +農(nong) 戶”的方式,帶動社區群眾(zhong) 實現就業(ye) 增收。
“社區有10名群眾(zhong) 在基地就業(ye) ,每人每月工資3000多元。2021年,基地出欄95頭牛,總收益64萬(wan) 元,純利潤20萬(wan) 元,我們(men) 拿出其中的50%,按照5個(ge) 檔次,給社區群眾(zhong) 和脫貧戶分紅,讓每家每戶都能享受到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該基地理事長次仁介紹說。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行。近年來,浪卡子縣先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23個(ge) ,重點支持相達犛牛及蘇格綿羊養(yang) 殖、民族手工業(ye) 、羊卓雍錯旅遊業(ye) 等產(chan) 業(ye) 發展。2021年,浪卡子縣各產(chan) 業(ye) 項目收入總額達1240餘(yu) 萬(wan) 元,兌(dui) 現崗位工資325.06萬(wan) 元,解決(jue) 就業(ye) 崗位642個(ge) ,共分紅194.45萬(wan) 元,帶動1845人增收。在浪卡子縣,越來越多的農(nong) 牧民像林西社區居民一樣,實現了“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業(ye) 增收。
在浪卡子縣“雙創”產(chan) 業(ye) 孵化基地、在多卻鄉(xiang) 吉古紮村飼草種植基地、在白地鄉(xiang) 紮馬龍村、曲色村羊卓雍錯旅遊景區,靠著“一鄉(xiang) 一業(ye) ”“一村一品”,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創造力進一步調動起來,產(chan) 業(ye) “造血”能力不斷增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整治環境,塑造振興(xing) 之“形”
美麗(li) 鄉(xiang) 村,人人向往。在阿紮鄉(xiang) 阿紮村,全村群眾(zhong) 齊上陣,統一清理戶內(nei) 糞坑和房前屋後的垃圾雜物;將村集體(ti) 牛羊圈搬遷至距離村子100米以外的地方;(下轉第三版) (緊接第一版) 對鄉(xiang) 村主幹道路兩(liang) 旁的圍牆、門牌重新粉刷;組建環境衛生誌願清潔隊伍,定期開展衛生評比活動……通過一係列卓有成效的舉(ju) 措,當地人居環境大變樣,群眾(zhong) 幸福感不斷提升。
改善人居環境,承載著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浪卡子縣在積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開展城鄉(xiang) 環衛一體(ti) 化工作,持續做好農(nong) 村汙水治理和垃圾清運,深入推進“清河行動”、人畜分離和“廁所革命”等,不斷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
今年前兩(liang) 個(ge) 季度,打隆鎮憑借出色的整治成效,榮獲山南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鄉(xiang) 鎮”流動紅旗。作為(wei) 整治行動的積極參與(yu) 者,曲龍村村民尼瑪堅參深有感觸:“現在我們(men) 的日子好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衛生意識也提高了,每家每戶都主動參與(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在幹淨整潔的道路上,別提多舒心了!”
與(yu) 曲龍村一樣,普瑪江塘鄉(xiang) 薩藏村也是浪卡子縣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排頭兵。走進村裏,水泥路縱橫交錯,串聯起家家戶戶,嶄新的小康新居環繞著中心廣場,四周看不見一點垃圾和雜物,家家戶戶屋內(nei) 幹淨明亮,各種燃料碼放整齊,家裏的廁所幹淨又方便,居住環境十分舒適。薩藏村村民措姆老阿媽說:“別看我們(men) 這裏位置偏遠,但我們(men) 的生活環境不比城裏差。”
文明鄉(xiang) 風,鑄牢振興(xing) 之“魂”
在浪卡子縣浪卡子鎮,作為(wei) “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頓珠家是廣大群眾(zhong) 爭(zheng) 相學習(xi) 的對象。
民兵出身的頓珠愛黨(dang) 愛國、孝老愛親(qin) 、樂(le) 於(yu) 助人,他把“黨(dang) 的恩情銘記於(yu) 心”幾個(ge) 大字刻在房梁上,主動幫助困難群眾(zhong) 搬家、修房子,自費慰問社區老人。疫情期間,頓珠主動請纓成為(wei) 一名誌願者,參與(yu) 街道消殺和物資配送工作。多年來,他與(yu) 妻子相濡以沫,照顧老人、養(yang) 育子女,以身作則教育後輩要常懷感恩之心,與(yu) 人為(wei) 善……頓珠以實際行動為(wei) 鄉(xiang) 風文明樹立了榜樣。
浪卡子鎮浪卡子社區居民尼珍說:“頓珠的事跡我們(men) 家家戶戶都知道,大家都在向他學習(xi) ,積極為(wei) 建設和諧社區作貢獻。”
鄉(xiang) 風文明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靈魂”。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僅(jin) 要過好日子,更要努力提升素養(yang) ,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凝聚力量。對此,浪卡子縣一方麵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另一方麵加強群眾(zhong) 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同時,通過典型帶動、文化下鄉(xiang) 、宣傳(chuan) 宣講等舉(ju) 措,引導群眾(zhong) 講文明、樹新風。“全國文明家庭”頓珠家庭等一批文明典型的湧現,正是浪卡子縣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成果的具體(ti) 體(ti) 現。
近年來,浪卡子縣各鄉(xiang) 鎮、村居紛紛把推進鄉(xiang) 風文明、提升群眾(zhong) 道德素養(yang) 寫(xie) 入《村規民約》,廣泛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甜茶館裏話黨(dang) 恩”“文化潤邊”“科技惠農(nong) 、科技強農(nong) ”“童心向黨(dang) ”“五下鄉(xiang) 誌願服務”“黨(dang) 史電影放起來”等主題活動,成風化人、凝聚人心,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文明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