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關(guan) 於(yu) 2022年糧食產(chan) 量數據的公告,2022年西藏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達到107.3萬(wan) 噸,比上年增加1.15萬(wan) 噸。
一年來,全區上下堅決(jue) 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整合資金近2億(yi) 元落實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機、良種等惠民補貼政策。815名自治區、地市級農(nong) 口幹部深入基層一線開展不少於(yu) 100天的科技助農(nong) 服務,切實將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農(nong) 業(ye) 發展,良種先行。西藏2家種質資源庫(圃)入選首批國家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庫(圃)名錄。“藏青3000”“藏青20”“藏青17”三個(ge) 青稞新品種通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登記,豐(feng) 富了西藏農(nong) 作物品種。安排資金7000萬(wan) 元,用於(yu) 種質資源保護、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等項目。青稞良種推廣麵積202.32萬(wan) 畝(mu) ,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2.1%,同比提高1.3個(ge) 百分點。
與(yu) 此同時,西藏持續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工程。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持續推進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為(wei) 主的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全區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386萬(wan) 畝(mu) 。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1.72億(yi) 元,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資金6099萬(wan) 元,充分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圍繞“立標杆、作示範、建樣板”工作目標,建設青稞萬(wan) 畝(mu) 、千畝(mu) 、百畝(mu) 高產(chan) 示範區共計200個(ge) ,持續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高質高效示範各190萬(wan) 畝(mu) 。
同時,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通過建立廳領導包地市工作聯係製度、公布各級“三秋”工作服務熱線等方式,全力協助解決(jue) “三秋”生產(chan) 工作中農(nong) 資調運、農(nong) 機用油等突出問題4000餘(yu) 個(ge) ,進一步打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堵點卡點,有效保障了“三秋”工作順利開展,實現了應收盡收、顆粒歸倉(c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