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歡喜喜迎新春,平平安安過大年。萬(wan) 家團圓的美好圖景,離不開廣大平安守護者的恪盡職守、默默奉獻。春節前夕,本報記者采訪基層一線,記錄基層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隊伍等一線工作者的忙碌身影,體(ti) 驗平凡中的不凡,感悟堅守中的力量。
讓我們(men) 向堅守崗位的平安守護者致敬!
點上爐子,火劈裏啪啦響了起來。屋外,氧氣稀薄,寒風呼嘯。這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跟著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交警巡邏的腳步,我們(men) 來到這間坐落於(yu) 唐古拉山口的小屋。
這是從(cong) 縣城出發巡邏的終點,巡邏到此,他們(men) 會(hui) 小憩片刻,然後返回。這不是一趟簡單往返,其中有許多工作要開展。每天,交警大隊警察們(men) 都要分南北兩(liang) 線,一路向唐古拉山進軍(jun) ,一路向南沿著國道向那曲市巡邏。前後共計181公裏的路途,是巡邏交警日夜心係的守望。
“快過年了,很多人沿著這條109國道返鄉(xiang) 。”交警旦增塔欽說。雖已近乎“荒郊野嶺”,山口處依舊一派繁忙。周圍區域都是盤山路,這裏恰好有一塊山口空地。下車拍照的旅客,停車休憩的大車司機,把這片不大的區域停得滿滿當當。旦增塔欽和同事急忙過去,疏導交通。
“您好,咱們(men) 停的這個(ge) 位置還是向旁邊靠靠,這裏會(hui) 影響其他車輛通行。”旦增塔欽溫馨提醒車裏的司機。
一輛車斜著往路邊一插,遊客從(cong) 車上下來,走向路中間,在唐古拉山口的標誌牌處擺起了造型。看著行人徑自走在國道中間,旦增塔欽趕忙提醒,讓他們(men) 抓緊回到國道兩(liang) 側(ce) 。
沿著國道走走停停,時刻沿途觀察,看到有車輛臨(lin) 時停靠,抓緊詢問狀況,遇到有故障車輛,幫忙聯係維修——從(cong) 安多縣城到唐古拉山近100公裏的路程,是旦增塔欽他們(men) 今天主要巡邏的區域。
這是他們(men) 工作的日常。安多縣交警大隊所管轄的路段是西藏陸路“大動脈”,承擔著70%的進藏物資和30%的人員運輸,年均車流量達130餘(yu) 萬(wan) 輛。這裏平均海拔4800米,年均氣溫零下1攝氏度,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多攝氏度,年均7級以上大風天數達200餘(yu) 天,年均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50%。
“最大的困難是寒冷和高海拔。”旦增塔欽感慨。兩(liang) 者都會(hui) 給安全駕駛帶來威脅——天氣寒冷,汽車時常在路上出現故障拋錨,影響交通秩序;海拔較高,有的司機突發高原反應,容易誘發交通事故。
春天是唐古拉一年最忙碌的時候。“3至4月份是唐古拉山的‘雪季’,交警全體(ti) 在山上執勤,保障交通暢通。”旦增塔欽說,為(wei) 過往群眾(zhong) 提供氧氣、食品等救援物資和緊急救援服務以及“避風港”,讓群眾(zhong) 在麵對高寒缺氧時得到幫助。2017年以來,交警大隊在109國道累計成功救助了2000餘(yu) 名受困群眾(zh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