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春節期間,辛作偉(wei) 的手機響個(ge) 不停,顯示的卻不是拜年信息。“咱們(men) 的青稞八寶飯銷量已經超過1萬(wan) 份!”一名同事在工作群中匯報著成績。辛作偉(wei) 是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幹部,日喀則珠峰文化旅遊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是上海援藏聯絡組和企業(ye) 共同打造的一款公益商品,將對口支援地日喀則的青稞混合土豆培根,製成一碗鹹中帶甜的八寶飯。
青稞八寶飯的設想,萌發於(yu) 去年一場全國展銷會(hui) 。當時,其他地區的深加工農(nong) 產(chan) 品設計新穎、有吸引力,辛作偉(wei) 等人帶的青稞、牛羊肉等農(nong) 產(chan) 品卻不是那麽(me) 受關(guan) 注。“酒香也怕巷子深,咱們(men) 的產(chan) 品恐怕競爭(zheng) 力不夠。”辛作偉(wei) 琢磨。
隨後,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聯絡組組長、日喀則市委副書(shu) 記彭一浩帶領下,辛作偉(wei) 等人與(yu) 企業(ye) 洽談,希望為(wei) 日喀則的農(nong) 產(chan) 品進行深度加工。幾番探討後,青稞八寶飯成為(wei) 目標產(chan) 品,辛作偉(wei) 成了項目具體(ti) 負責人。青稞本身口感較粗,為(wei) 提高青稞八寶飯的質量,項目還應用了日喀則藏研食品有限公司與(yu)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開發的技術,既保證口感軟糯,又達到營養(yang) 留存。
近兩(liang) 個(ge) 月來,辛作偉(wei) 的工作群裏,討論都離不開這一碗青稞八寶飯。“定價(jia) 多少合適?”“青稞的比例應該是多少?”“用青稞製作八寶飯,和其他產(chan) 品有什麽(me) 不同?競爭(zheng) 力在哪裏?”隻要有人拋出一個(ge) 問題,就意味著一次深入討論,或持續幾個(ge) 小時,或斷斷續續綿延數日。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裏,青稞八寶飯從(cong) 援藏幹部們(men) 的設想,逐步變成上架銷售的產(chan) 品。去年12月底,青稞八寶飯擺上貨架。看著群裏一張張產(chan) 品陳列照,辛作偉(wei) 心裏的石頭落了地。
“怎麽(me) 提升知名度?”“怎麽(me) 做到持續暢銷?”如何做好產(chan) 品推廣,又成為(wei) 工作群中新的熱議話題。目前,青稞八寶飯已經在上海等一線城市上市銷售,銷量超過1萬(wan) 份,銷售額近30萬(wan) 元。
隨著青稞八寶飯的熱銷,辛作偉(wei) 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有了更多切實感受。“產(chan) 品銷路打開了,我們(men) 可以給老百姓提高優(you) 質青稞收購價(jia) 格,還有商家主動聯係希望生產(chan) 青稞掛麵等產(chan) 品。看到努力沒有白費,我覺得工作有了更深的意義(yi) 。”辛作偉(wei) 說。
一番攀談過後,辛作偉(wei) 工作群中的未讀信息又多了起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