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會·同心】珠康·土登克珠:當代藏傳佛教活佛要“二富一窮”

發布時間: 2023-03-03 09:2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當代藏傳(chuan) 佛教活佛要‘二富一窮’,即知識富於(yu) 他人,像文殊菩薩一樣;道德富於(yu) 他人,像孔子或藏傳(chuan) 佛教各教派創始人一樣;欲望和財富窮於(yu) 他人,像米拉日巴一樣。”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西藏佛學院院長珠康·土登克珠闡釋對當代活佛的要求與(yu) 希望。

  珠康·土登克珠表示,藏傳(chuan) 佛教曆來有愛國愛教的傳(chuan) 統,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從(cong) 文成公主帶著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進藏,到小昭寺的建成;從(cong) 赤德祖讚迎娶金城公主到熱巴堅漢藏結盟立唐蕃會(hui) 盟碑;還有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西藏是中國的領土》的著名演講等,都充分彰顯了藏傳(chuan) 佛教的愛國主義(yi) 優(you) 良傳(chuan) 統。

  他指出,緊跟時代不斷自我變革,是提高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水平的活力之源。佛祖釋迦牟尼說:“我教是個(ge) 活教,跟我者應機應時弘法”,這是傳(chuan) 承佛法的活力。

  “但舊西藏藏傳(chuan) 佛教政教合一製度帶來了違背佛倫(lun) 、不適應社會(hui) 等問題,淪為(wei) 統治階級的工具。”珠康·土登克珠說,藏傳(chuan) 佛教走過彎路,在自身建設中,改正錯誤就是傳(chuan) 承佛法活力。

  他說,藏傳(chuan) 佛教必須緊跟時代、與(yu) 時俱進、不斷創新,在培養(yang) 人才和自身建設上下功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藏傳(chuan) 佛教製度、思想和文化,夯實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的思想文化基礎,實現由內(nei) 而外的全麵中國化,從(cong) 而真正適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珠康·土登克珠還特別闡釋了“喇嘛”稱號的本義(yi) ,他說,“喇”的意思是命,指的是佛的生命,就是諸佛的靈魂,或言功德無上;“嘛”的意思是母,指的是眾(zhong) 生的母親(qin) 。“如果在護持弘揚佛法方麵起到核心作用,像母親(qin) 一樣對待眾(zhong) 生,就是合格的活佛”。

  他說,加強教義(yi) 教規闡釋,是提高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水平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當代藏傳(chuan) 佛教界人士要從(cong) 適應社會(hui) 、順應時代、弘法利生的角度對教義(yi) 教規作出時代化、大眾(zhong) 化的新闡釋;從(cong) 佛陀的教誨中獲得正信、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從(cong) 時代進步的發展要求中找準方向,推進藏傳(chuan) 佛教創新傳(chuan) 承。

  “服務國家大局、履行社會(hui) 責任、樹立社會(hui) 形象,是提高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水平的最大任務。”珠康·土登克珠說,廣大僧尼要提高自身學識造詣和功德修為(wei) ,要在滿足信教群眾(zhong) 合理宗教需求、服務社會(hui) 發展方麵發揮積極作用,多行利民之舉(ju) 、多辦為(wei) 民實事,使有情眾(zhong) 生更加幸福。

  “我還給佛教徒提出要具備‘三心’,即大地一樣的心,寬而能忍;舟船一樣的心,直達彼岸;掃帚一樣的心,低而有用”。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