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紮西尼瑪在人民大會(hui) 堂前拍照留念。記者 李洲 攝
熟悉紮西尼瑪的人,都會(hui) 親(qin) 切地稱這位看起來比較嚴(yan) 肅的藏族漢子為(wei) “工匠”。
緣由不僅(jin) 僅(jin) 是2018年他榮獲了“西藏工匠”稱號,更是他工作中的耐心細致,給予身邊人,尤其是同事內(nei) 心的那一份安穩。
“他是國網拉薩供電公司城區供電服務中心帶電作業(ye) 保電班副班長。班裏新人很多,但出去作業(ye) 隻要有‘工匠’在,大家就比較安心。他就像‘定心丸’一樣。”帶電作業(ye) 保電班班長王新新說。
高海拔地區氣體(ti) 絕緣性大幅下降,作業(ye) 模式與(yu) 其他省份差異較大,又不能完全照搬相關(guan) 經驗,隻能靠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作為(wei) 西藏高海拔帶電作業(ye) 第一人,無論酷暑寒冬,紮西尼瑪都要登上絕緣鬥臂車上的雲(yun) 梯,在帶電的高壓線上排除各種故障——“觸電”30年,隻為(wei) 守護萬(wan) 家燈火。
“帶電作業(ye) 本身就是一項極其危險的工作,數十米的高空、上萬(wan) 伏的電壓、不斷電進行檢修。這就時刻警醒著帶電作業(ye) 人員要專(zhuan) 注、專(zhuan) 注、再專(zhuan) 注,不斷精益求精。”紮西尼瑪說,“我理解,‘工匠精神’就是精致精細、一絲(si) 不苟的工作態度,就是追求完美、對品質決(jue) 不妥協,把每一次任務都當作工藝品一樣‘精雕細刻’,以‘零缺陷’‘萬(wan) 無一失’的工作標準把職責範圍內(nei) 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今年,專(zhuan) 注且不斷精益求精的紮西尼瑪又多了一個(ge) 光榮的稱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我認為(wei) 人大代表和電力工作者,雖然是兩(liang) 個(ge) 不同的角色,但為(wei) 人民服務的責任是一樣的。”紮西尼瑪說,“人大代表履職也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也要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執一事,終一世。
帶電作業(ye) 最難的事情不是在高空進行作業(ye) ,而是在艱苦的環境下持之以恒堅守。日常工作中,紮西尼瑪這位有名的“工匠”,在生產(chan) 一線的30年裏,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安全作業(ye) 率。如今,他也把這種“工匠精神”融入到調研履職中。因工作需要,紮西尼瑪經常要進村入戶,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攀談、嘮家常。農(nong) 牧區電網升級改造、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問題也成了他較為(wei) 關(guan) 注的話題。為(wei) 了開好這次兩(liang) 會(hui) ,他還專(zhuan) 程赴社區、企業(ye) 和重點項目進行考察調研;到駐村點傾(qing) 聽農(nong) 牧民心聲,了解群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認真聽取和征求群眾(zhong) 意見建議,為(wei) 出席大會(hui) 、參加審議收集材料。
“走進人民大會(hui) 堂那一刻,深感責任重大。我將繼續踐行‘工匠精神’,認真學習(xi) 法律法規和相關(guan) 業(ye) 務知識,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立足深愛的電力事業(ye) ,衝(chong) 在一線,作好表率,不辜負群眾(zhong) 的期望。”紮西尼瑪堅毅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