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西藏發現3.9億年前生物礁

發布時間: 2023-03-07 08:5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西藏發現3.9億(yi) 年前生物礁
點礁中的造礁生物組分及主要造礁生物床板珊瑚和層孔海綿。南古所 供圖

  記者6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過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塊獸(shou) 形湖附近發現典型的丘狀生物點礁。經研究,該點礁時代為(wei) 中泥盆世吉維特期,距今約3.9億(yi) 年。

  相關(guan) 研究成果在知名學術期刊《遠古世界》(Palaeoworld)正式發表。

  西藏北羌塘地塊位於(yu) 藏北高原腹地,該地塊的古地理演化是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前沿熱點,尤其是涉及北羌塘及其周邊地體(ti) 的相互位置及構造單元的歸屬等科學問題。

  同時,了解北羌塘地塊的古地理演化有助於(yu) 學界深入認識北羌塘盆地的石油地質條件,並對能源資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yi) 。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過程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梁昆副研究員、陳煒副研究員、盛青怡助理研究員、張以春研究員等深入西藏羌塘拉竹龍—邦達錯一帶開展地質學綜合研究。

西藏阿裏拉竹龍-邦達錯地區獸(shou) 形湖附近野外照片和中泥盆世點礁鳥瞰圖。 南古所 供圖
西藏阿裏拉竹龍-邦達錯地區獸(shou) 形湖附近野外照片和中泥盆世點礁鳥瞰圖。南古所 供圖

  科研團隊在獸(shou) 形湖附近發現典型的丘狀生物點礁,通過對其最為(wei) 顯著的三個(ge) 點礁的樣方采集,並將製得的1085張薄片開展詳細分析與(yu) 統計,團隊恢複了該地區生物礁的結構與(yu) 多樣性組分。

  研究表明,點礁主要由10種珊瑚和層孔蟲所構建,並相互組合形成板狀、塊狀的穩定生物礁結構。同時,造礁生物之間還存在著複雜的生態關(guan) 係,珊瑚與(yu) 層孔蟲的生長特性也符合中光帶珊瑚礁生態係統的特點。

  專(zhuan) 家介紹,本次研究發現點礁的主力造礁分子禿柱層孔海綿的兩(liang) 個(ge) 化石種也常見於(yu) 華南和昌都地區,其具有緊密排列的細層和支柱,且僅(jin) 在這三個(ge) 地區分布。因此,研究提供了有利證據表明拉竹龍—邦達錯、華南和昌都之間存在較為(wei) 緊密的生物古地理親(qin) 緣關(guan) 係。

  此外,根據床板珊瑚和層孔蟲的組合特點,該點礁時代確定為(wei) 中泥盆世吉維特期。因而,拉竹龍-邦達錯地區的泥盆紀地層可至少追溯至中泥盆世,這豐(feng) 富了古生物學家對該地區泥盆紀地層分布特點的認識。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