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空為(wei) 幕布,以大地為(wei) 舞台。2月27日,一場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wei) 主題的“村晚”在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馬鎮措麥村廣場舉(ju) 行,來自周邊村鎮的600餘(yu) 名群眾(zhong) 現場觀看了演出。
“各種節目原汁原味,演出過程中大家掌聲不斷。節目中間還穿插了有獎問答環節,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文化的紅利實實在在惠及了群眾(zhong) 。”村民次仁看完“村晚”後,感歎道。
據悉,這場活動由馬鎮各村文藝演出隊的演職人員擔任節目主角,節目以家鄉(xiang) 生活為(wei) 創作背景,以走進去、麵對麵、零距離、共歡樂(le) 的沉浸式演出形式,把歌曲、舞蹈以及鄉(xiang) 村特色文化呈現給觀眾(zhong) 。
西藏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譽。歌舞對藏族群眾(zhong) 而言,不單是一種舞台上的表演形式,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與(yu) 樂(le) 趣。由於(yu) 西藏地廣人稀,加之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單場次的文藝表演已無法滿足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早在2015年初就在全區每個(ge) 縣都組建了民間藝術團,自治區、市(地)、縣(區)三級文藝演出隊已深入基層開展了大批惠民演出。
最新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已建成約5500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實現了全區所有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全覆蓋。再加上已建成的76個(ge) 縣(區)藝術團,西藏10萬(wan) 文藝大軍(jun) 遍布城鄉(xiang) 牧區、基層一線,平均每年舉(ju) 行文化惠民演出4.4萬(wan) 餘(yu) 場,受益群眾(zhong) 達300萬(wan) 人次。
與(yu) 此同時,西藏大力實施基層文化陣地建強工程,針對推動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建強100個(ge) 村級群眾(zhong) 性文化示範陣地等工作出台了相關(guan) 文件,為(wei) 推動農(nong) 牧區新風貌建設提供了保障;鞏固提升100個(ge) 村級群眾(zhong) 性文化示範陣地等項目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全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戲曲進鄉(xiang) 村”工程成效顯著;舉(ju) 辦線上線下各類培訓班600餘(yu) 場次,超10萬(wan) 人次參加,其中,培訓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業(ye) 務骨幹近5萬(wan) 人次。
精神生活更充實、文化味道更濃厚、文化服務更便捷更貼心,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居民旦增對此有深切感受。他在今年藏曆新年假期期間,觀看了6場文藝演出。他說:“政府推出文藝活動,社區喇叭一廣播,我們(men) 搬個(ge) 小板凳就去廣場看演出了。閑暇之餘(yu) 還可以去社區活動室打羽毛球、踢毽子。”
據了解,為(wei) 進一步鞏固基層文化陣地、壯大基層文藝演出隊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駐村工作隊今年將重點完善演出隊管理機製、排練新編歌舞、擴增圍繞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等節目內(nei) 容,不斷提升文藝演出隊“來自基層、服務基層”的職能作用和引領作用,持續推動免費開放規範化、文化活動品牌化、惠民活動常態化,讓文化春風拂遍高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