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亞(ya) 洲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區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guan) 鍵區域。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已經成為(wei)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
連日來,西藏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圍繞推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力爭(zheng) 為(wei)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wei) 來自高校的人大代表,又是長期從(cong) 事青藏高原生態學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拉瓊,始終關(guan) 注高原生物多樣性與(yu) 生態環境保護事業(ye) ,研究方向始終聚焦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與(yu) 生態學領域。
拉瓊說,西藏生態環境的主要特征是生態環境底子保持較好,但總體(ti) 比較脆弱,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比較簡單,對全球氣候變化比較敏感,抗幹擾能力和自然恢複能力較差,一旦破壞就難以修複。因此,需要我們(men) 大家齊心協力,全麵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深入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累計投入127億(yi) 元,在重要城市和江河流域實施植樹造林工程,森林覆蓋率提高至12.31%,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達到47.14%。西藏在生物多樣性方麵取得了重要成效,特別是高原旗艦物種作為(wei) 衡量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標杆,各類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呈現出快速恢複增長趨勢。雪豹、野犛牛、藏羚羊、黑頸鶴和藏野驢等自然種群數量得到明顯恢複和增長。《西藏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法》的實施,更是讓西藏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古樹名木、瀕危植物、稀有植物等植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全麵推行河湖長製、林長製。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統籌謀劃、長遠考慮,審慎作出了實施雅江中遊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態綜合整治工程的重大決(jue) 策。該工程成為(wei) 西藏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
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山南市藝術團二級聲樂(le) 演員達珞不無感慨地說:“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到目前,雅江兩(liang) 岸變得綠油油,是我們(men) 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此次兩(liang) 會(hui) 之行,我帶來了《關(guan) 於(yu) 建設雅魯藏布江中遊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態綜合整治工程的建議》提案。”
受山南市委、市政府委托,達珞帶來的提案裏指出,雅魯藏布江中遊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態綜合整治工程對解決(jue) 沿江地區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和沙化治理、保障生態安全、加快建設幸福家園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yi) 。達珞說:“實施雅魯藏布江中遊生態治理與(yu) 保護工作,能為(wei) 全國探索高寒生態脆弱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寶貴經驗。希望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國家有關(guan) 部委對雅魯藏布江中遊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態綜合整治工程予以大力支持,力爭(zheng) 優(you) 先實施。”
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作為(wei) 我國生態文明製度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能夠保護自然生態和自然文化遺產(chan) 的原真性、完整性。連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qiao) 聯常委、西藏僑(qiao) 聯副主席、佛協西藏分會(hui) 副會(hui) 長謝文·根多說:“西藏那曲至青海路段自然風光優(you) 美,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我期待在該區域早日建成國家公園,更好保護野生動物,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豐(feng) 富的自然遺產(chan) ,也為(wei) 海內(nei) 外遊客提供獨具自然和文化魅力的休閑體(ti) 驗。”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藏正積極推進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建設及申遺工作。西藏充分依托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生態區位優(you) 勢,發揮西藏國家公園創建引領示範作用,統籌將羌塘、珠峰、雅魯藏布大峽穀、岡(gang) 仁波齊—瑪旁雍錯、高黎貢山(西藏段)等生態重要區域納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西藏現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麵積約占全區總麵積的40%。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我們(men) 堅信,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西藏生態文明之路必然會(hui) 越走越篤定、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