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wan) 家的平安。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men) 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們(men) 繼續傳(chuan) 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zhong)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5年來,西藏堅持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將固邊興(xing) 邊富民答卷書(shu) 寫(xie) 在雪域高原。
隨著政策、項目、資金更多向邊境一線傾(qing) 斜,一幅邊疆穩、邊境興(xing) 、邊民富的美好圖景漸次鋪展。
位於(yu) 阿裏地區劄達縣西南部的薩讓鄉(xiang) ,邊境線長約157公裏,是阿裏地區重要的邊境鄉(xiang) 之一。幾年前,鄉(xiang) 裏盡是低矮的房屋、塵土飛揚的土路,每年封山期長達半年之久。
“2018年,阿裏地區投入資金1588萬(wan) 元,啟動了薩讓鄉(xiang) 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實施房屋新建45戶,維修改造5戶,全鄉(xiang) 百姓搬進了設施完善的新居。如今薩讓鄉(xiang) 鄉(xiang) 風文明、百姓安居,群眾(zhong) 的幸福感不斷提升。”薩讓鄉(xiang) 政府三級主任科員仁增深有感觸地說,“我目睹了薩讓鄉(xiang) 發生的巨大變化,道路寬敞了、房子變新了、各族群眾(zhong) 的笑容更燦爛了,最可喜的是,鄉(xiang) 裏每家每戶都通電通水,而且冬季大雪封山封路會(hui) 及時被打通,這些變化和發展都離不開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下一步,我將繼續紮根基層、紮根邊境,努力為(wei) 薩讓鄉(xiang) 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固邊興(xing) 邊富民不僅(jin) 是西藏持續推動邊境地區發展的目標,更是邊境一線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期盼和實實在在的行動。
在山南市隆子縣邊境一線紮日鄉(xiang) 珞瓦新村,有一位帶領群眾(zhong) 靠種靈芝走上興(xing) 邊富民之路的“90後”致富帶頭人——次仁多吉。
次仁多吉是一名服役12年的退伍老兵,退役後,曾在拉薩、山南等地打拚。2019年,他把目光投向珞瓦新村,開始在青山綠水之間試種靈芝。成功後,他流轉新村土地,開辟出666.6平方米的溫室大棚作為(wei) 種植基地,吸納10名當地群眾(zhong) 在基地就業(ye) ,帶動人均月增收6000元以上。次仁多吉說:“這裏山高林密,空氣好、水質好、土壤好,生產(chan) 出的靈芝孢子粉品質很高,而且這幾年通村公路一直修到了基地門口,交通運輸十分便利。我有信心也有決(jue) 心在邊境一線紮根,帶領邊境群眾(zhong) 一同致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wei) 興(xing) 邊富民添磚加瓦。”
“我們(men) 在這裏務工不僅(jin) 每天有200元的收入,而且還能學習(xi) 靈芝種植技術,從(cong) 製作靈芝棒到采孢子粉,再到栽培和田間管理,次仁多吉手把手教我們(men) ,以後我們(men) 也能在自家地裏種植,靠自己的雙手走上致富之路。”珞瓦新村群眾(zhong) 拉姆說。
日喀則市定結縣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口岸發展、邊境產(chan) 業(ye) 發展、深化受援幫扶、邊境旅遊發展、特色小城鎮建設方麵均取得長足進步。“我們(men) 堅持規劃先行,大力啟動《定結縣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示範區的實施意見(2023)》,做到一切工作具體(ti) 化、具體(ti) 工作項目化、項目管理責任化、責任落實高效化,確保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鍥而不舍向前推,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zhong) 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定結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次瓊告訴記者。
迎著希望的春天,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心手相牽、團結奮進,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深情厚愛和殷殷囑托轉化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澎湃熱情,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續寫(xie) 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