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的消費持續增長,購車、修車過程中的消費糾紛發生率也不斷提高。2022年拉薩市12315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交通工具購買(mai) 及售後服務方麵的投訴仍然占較大的比重。那麽(me) ,消費者在選購、維修汽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
據悉,汽車、電動車消費方麵的糾紛具體(ti) 呈現在售後服務、車輛修理等方麵。在汽車銷售方麵,消費者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部分經銷商未盡到“三包”義(yi) 務或將汽車故障拖延至“三包”期限後,導致消費者付費維修;汽車發動機、刹車片、輪胎等存在質量問題等。汽車維修投訴主要集中在汽車維修產(chan) 品以次充好、漫天要價(jia) 、技術不過關(guan) 等。
2022年12月1日,消費者邊先生撥打12315投訴稱,從(cong) 拉薩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買(mai) 車輛後,因疫情原因閑置了一段時間後無法正常使用,後來找商家進行維修時卻被告知需要付費,邊先生覺得不合理便請求市場監管部門幫助維權。後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同意對車輛進行免費維修。
在此,拉薩市12315提醒消費者在購車合同裏要明確車輛類型、廠牌型號、配置、生產(chan) 廠家、質量和維修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處理方式等內(nei) 容。此外,修車時應盡可能到正規廠家售後服務站或可信度高的維修點,要與(yu) 維修方簽訂維修質量協議書(shu) ,明確維修部位以及更換的具體(ti) 部件等。特別是在修車時要仔細查看配件包裝,檢查有無合格證、廠名、廠址、注冊(ce) 商標、執行標準等信息,拒絕“三無”產(chan) 品和包裝不完整的配件。
近年來,電動車以其輕便、經濟、環保的特點成為(wei) 越來越多市民的重要出行交通工具,但消費者在購買(mai) 、維修電動車時也會(hui) 遇到不少消費糾紛。2022年7月1日,消費者根女士撥打12315投訴電話稱,自己在拉薩市某電動車店花了4300元購買(mai) 一輛電動車,但不到一個(ge) 月就出現故障無法繼續行駛,於(yu) 是找到商家反映問題,要求換車或者退車,但遭到商家拒絕,協商無果後向12315投訴。
在此提醒消費者,購買(mai) 電動車時要注意查看商家的營業(ye) 執照等相關(guan) 資質,務必到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商家處購買(mai) 。選購時,還應仔細核查是否具有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CCC認證),相關(guan) 零部件參數是否與(yu) 合格證上標示一致。
當前一些商家和消費者為(wei) 了追求續航和速度,存在一些擅自增加電池容量或是非法改裝電路等情況,消費者切勿購買(mai) 非法改裝拚裝電動車,遠離“三無”或者非標、超標電動車。
此外,購買(mai) 或者維修電動車時,消費者要主動索取發票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若發現經營者銷售的電動車沒有CCC認證、相關(guan) 零部件參數與(yu) 合格證上不一致,或者不符合相關(guan) 強製性國家標準的可以通過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ju)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