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繪就美麗邊城新畫卷——西藏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工作走筆

發布時間: 2023-03-27 09:1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32254da6-56de-4199-b2f1-ae68c6947a56.jpg

  圖為(wei) 近日,阿裏軍(jun) 分區某邊防團巡邏分隊按計劃對海拔5200多米的某山口實施巡邏。記者 次仁平措 通訊員 劉曉東(dong) 攝

  強邊,新時代西藏工作“四件大事”之一。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特殊關(guan) 懷下,西藏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ju) 、固邊和興(xing) 邊並重,統籌推進經濟社會(hui) 和邊防建設,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堅決(jue) 扛起拱衛祖國西南邊陲的政治責任。

  各族群眾(zhong) 牢記領袖囑托,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把對黨(dang) 的絕對忠誠、對祖國的無比赤誠融入每一寸國土、銘刻在每一座界碑,書(shu) 寫(xie) 著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dang) 的動人故事。

  以玉麥為(wei) 標誌的一批邊境小康村,百花齊放、日新月異,由點及線、連線成麵,繪就出一幅美麗(li) 邊城新畫卷。

  固本培元築根基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深化邊境黨(dang) 建,是邊境地區發展的堅強支柱。

  西藏通過廣泛宣傳(chuan) 卓嘎、央宗等愛國守邊模範先進事跡,大力實施邊境黨(dang) 建紅色長廊工程,不斷深化“五共五固”活動,夯實了黨(dang) 在邊境地區的執政基礎,讓黨(dang) 旗在祖國邊境一線高高飄揚。

  日喀則市有著優(you) 良的擁軍(jun) 優(you) 屬、擁政愛民傳(chuan) 統,湧現出“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擁軍(jun) 老阿媽”確吉、亞(ya) 東(dong) 縣三位送菜老阿媽等一大批擁軍(jun) 模範。

  近年來,日喀則市立足實際,大力實施邊境黨(dang) 建紅色長廊工程,持續鞏固擴大“五共五固”軍(jun) 地基層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成果,著力把邊境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反分裂鬥爭(zheng) 橋頭堡、民族團結工作隊、群眾(zhong) 致富帶頭人。

  林芝察隅,英雄之地。

  去年以來,一場別開生麵的軍(jun) 地基層黨(dang) 組織結對共建活動,在這片紅色熱土迅速鋪開,泛起愛國主義(yi) 教育生動實踐的漣漪——該縣充分利用縣域內(nei)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聯合駐地部隊開設了“紅領巾”強邊訓練班,通過紅色書(shu) 籍、愛國固邊課、實地體(ti) 驗等方式,將愛我中華的種子深植於(yu) 各族青少年心田。

  除了察隅,林芝市的“黨(dang) 建強邊之花”可謂遍地盛開,米林縣“1+12+N”推廣模式、朗縣“兩(liang) 點一線”紅色線路、墨脫縣“六點三線”紅色工程……都為(wei) 深化“五共五固”活動、推動軍(jun) 地優(you) 質資源有效整合提供了借鑒。林芝黨(dang) 建強邊工作得到自治區黨(dang) 委充分肯定,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xiang) 獲評全區“五共五固”建設示範村。

  補齊短板強基礎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xing) 邊富民、穩邊固邊。

  走進新時代,西藏圍繞強邊工作,以穩邊固邊急需、反蠶食鬥爭(zheng) 急用、邊民群眾(zhong) 急盼為(wei) 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補齊邊境城鎮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短板,統籌規劃建設學校、醫院、文化、體(ti) 育、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邊境群眾(zhong) 迎來了幸福新生活。

  薩讓鄉(xiang) 是阿裏地區劄達縣的邊境鄉(xiang) 之一。曾經,房屋低矮簡陋,道路塵土飛揚,是這裏的真實寫(xie) 照。

  為(wei) 改善薩讓鄉(xiang) 的基礎設施和群眾(zhong) 生活水平,阿裏地區著力在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you) 勢上下功夫,啟動了薩讓鄉(xiang) 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不斷完善配套設施。

  經過幾年的發展建設,鄉(xiang) 裏道路寬敞了、百姓搬進了新居,戶戶通電通網、通自來水。

  “如今,薩讓鄉(xiang) 鄉(xiang) 風文明、百姓安居,各族群眾(zhong) 的笑容更燦爛了!”目睹著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薩讓鄉(xiang) 政府三級主任科員仁增難掩激動,“最可喜的是,冬季大雪封山封路會(hui) 及時被打通,這些都離不開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

  2022年,西藏21個(ge) 邊境縣城標準化供水廠和垃圾填埋場全部建成,30個(ge) 自然村硬化路全部開工,主要鄉(xiang) 鎮全部接入大電網,郵政、寬帶和4G信號實現“村村通”。

  增收致富強信心

  山南市隆子縣紮日鄉(xiang) 位於(yu) 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珞瓦新村依偎在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懷抱之中,靜謐而祥和。

  新村落成兩(liang) 年多來,來自全縣各鄉(xiang) 鎮的搬遷戶在這裏放牧守邊、安居樂(le) 業(y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幫助邊境群眾(zhong) 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解決(jue) 後顧之憂。因此,我們(men) 因地製宜發展旅遊、高山茶、靈芝種植等特色產(chan) 業(ye) ,引導群眾(zhong) 發展民宿和竹編產(chan) 業(ye) 。”珞瓦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崔成說,“在黨(dang) 的惠民政策帶動下,全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邊境群眾(zhong) 的腰包鼓起來了、生活富起來了、愛國守邊的意識強起來了。”

  邊境興(xing) 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防固。過去五年,全區邊境縣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隆子縣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群眾(zhong) 聚居地。

  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鄉(xiang) 長紮西江村介紹,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深入實施、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的持續推進,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群眾(zhong) 衣食住行得到大幅改善,增收致富渠道逐步拓寬,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漸豐(feng) 富。去年,全鄉(xiang) 農(nong) 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wan) 元。

  “日子越來越好,鄉(xiang) 親(qin) 們(men) 幹事創業(ye) 的勁頭更足了,為(wei) 祖國守好邊的決(jue) 心更加堅定了。”紮西江村說道。

  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wan) 家的平安。新征程中,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爭(zheng) 當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