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非遺傳承人桑周才仁:讓石刻藝術更好傳承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3-29 14:22:00 來源: 西藏日報


桑周才仁在認真創作石刻文創作品。


桑周才仁的石刻作品。


桑周才仁(左一)和徒弟們(men) 一起為(wei) 石刻作品上色。


正在創作的石刻文創作品。


桑周才仁的石刻文創作品。

  藏曆新年期間,拉薩市在宗角祿康公園舉(ju) 辦的“非遺好物展”上,頒發了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證書(shu) 。入選此次代表性項目的傳(chuan) 統石刻技藝傳(chuan) 承人桑周才仁,特別激動地接過了牌匾和證書(shu) ,心中的喜悅溢於(yu) 言表。“現在黨(dang) 和政府的政策太給力了,提高了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會(hui) 地位,能夠得到這份認證心裏十分感動,這是對我20多年堅守傳(chuan) 統石刻技藝的一種肯定和鼓勵,以後我會(hui) 更加努力,堅持傳(chuan) 統和創新相結合,也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非遺傳(chuan) 承中,把這門技藝發揚光大。”

  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金珠西路街道當巴路上有好幾家傳(chuan) 統石刻技藝的工作坊,房前屋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及雕刻成品。一塊石板置在木架上,桑周才仁席地而坐,手執一把細長的刻刀,聚精會(hui) 神地用鐵錘有節奏地敲擊著刻刀尾部,在石板上雕刻吉祥八寶中的蓮花。布滿厚繭的雙手像堅實渾厚的岩石,這是桑周才仁對這門技藝堅守的沉澱。“幹我們(men) 這活就是特別髒特別累,一坐就是一整天。”麵對記者的來訪,滿身灰塵和顏料的他顯得有點不好意思。

  今年35歲的桑周才仁出生在石刻世家,父輩都是石匠,算起來他也是家族石刻技藝的第六代傳(chuan) 承人了。自幼,桑周才仁就對石頭有一種特殊的情感,14歲就開始接受父親(qin) 的指導,悉心學習(xi) 刻字、線雕、浮雕、繪畫等與(yu) 石刻相關(guan) 的技藝。“刻字是石刻技藝中的基礎,需要反複練習(xi) ,刻不好就得磨掉重做,直到刻出滿意的作品為(wei) 止。”桑周才仁對記者說,當時聽到父親(qin) 一句“刻得很好”的評價(jia) ,他就能高興(xing) 一整天。

  經過不斷摸索鑽研,桑周才仁製作出來的成品生動而有特色,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細觀桑周才仁的石刻作品,發現其具有沉靜飄逸、厚重古拙的特點。大到人物身體(ti) 形態,小到衣褶華飾,無一不精雕細鏤,工整精致。他行刀磊落、流暢,線條積點成線、渾厚有力,呈現出了高、側(ce) 、深、斜、卷、折的複雜變化。

  “我們(men) 首先要選好一塊石頭,根據它的形狀和質地來決(jue) 定刻成一幅什麽(me) 樣的作品,然後再畫出作品的輪廓進行雕刻,最後一步則為(wei) 上色。”桑周才仁熱情地帶我們(men) 參觀他的工作室,“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牧家生活”“紮西德勒”“白海螺”“和氣四瑞像”……每一幅作品活靈活現在大大小小石板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堅硬的石頭在他出神入化的雕工下竟變得柔軟,又不失力量和美感。

  作品尺寸的大小、圖案的複雜程度都決(jue) 定了耗時的多少。“小幅簡單石刻作品最快5天完成,大型作品則需要花費好幾個(ge) 月的時間。”桑周才仁說,目前他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研究石刻技藝中,當一幅精美的作品完成時,內(nei) 心是充實、愉悅的。作品帶給他的不僅(jin) 僅(jin) 是成就感,更多是文化得以傳(chuan) 承創新的自豪感。

  桑周才仁對石刻藝術的熱愛可謂是癡迷,不僅(jin) 研究各種石刻藝術技法,還對其內(nei) 容及文化內(nei) 涵進行挖掘,非常注重石刻與(yu) 文化內(nei) 容的匹配,石刻作品如何與(yu) 時俱進和人才的“傳(chuan) 幫帶”同樣是桑周才仁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傳(chuan) 統的石刻作品已經不太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了,這也是我想突破的地方,比如說在內(nei) 容上進行創新,開拓酒店和房屋裝修裝飾、生活用品和文創旅遊產(chan) 品等市場,同時打開線上銷售渠道,讓產(chan) 品銷售得更遠。”

  在桑周才仁工作室內(nei) ,除了忙碌的桑周才仁還有在這裏已經工作了兩(liang) 年多的紮西次旦。他和桑周才仁一樣,也是從(cong) 小跟隨家人學習(xi) 石刻技藝,對這門技藝也有著深深的熱愛。“加入這個(ge) 工作室,也是想跟桑周才仁老師好好學習(xi) ,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藝,同時,也會(hui) 有一份不錯的收入。”紮西次旦說。

  在這裏學藝3年多的昌都小夥(huo) 索朗紮巴技藝成熟後,離開工作室,開始獨立闖市場了。

  對於(yu) 自己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桑周才仁表示也將會(hui) 悉心培養(yang) ,將這一門家族老手藝繼續傳(chuan) 承下去。

  聽著工作室裏“叮當、叮當”的聲音,看著神情專(zhuan) 注的徒弟們(men) ,桑周才仁說:“希望他們(men) 能和我當年一樣,並長期地堅守和熱愛。”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不僅(jin) 要造詣精深,更要傳(chuan) 承發揚。桑周才仁希望有機會(hui) 讓更多人了解傳(chuan) 統文化,熱愛傳(chuan) 統技藝。他還希望將傳(chuan) 統石刻技藝融入到公益事業(ye) 中,讓非遺技藝發揮出更高價(jia) 值。

  相關(guan) 鏈接:

  近日,拉薩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拉薩39個(ge) 項目入選。其中,拉薩民間故事(吉蘇啦故事)、德仲曆史解說、拉薩民歌、城關(guan) 泥塑等35個(ge) 項目為(wei) 新入選項目,拉薩堆繡(色拉寺堆繡唐卡)、覺木隆藏戲(設興(xing) 藏戲 )、拉薩布製麵具製作技藝(堆龍布製麵具製作技藝)、造紙技藝(直孔嘎秀造紙技藝)4個(ge) 為(wei) 擴展項目。

  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自2005年開展以來,逐步形成了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非遺項目名錄體(ti) 係。截至目前,拉薩市共有縣級以上非遺項目206項,其中,人類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國家級20項,省級31項,市級104項,縣級50項;有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221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2名,自治區級35名,市級85名,縣級89名。非遺項目涵蓋傳(chuan) 統技藝、舞蹈、音樂(le) 、戲劇、美術、民俗、競技、醫藥等十大類,基本摸清了全市非遺項目的“家底”。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