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穩定糧食生產(chan) 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體(t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抓好油料生產(chan)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
日喀則市是全區乃至全國重要的青稞生產(chan) 基地,享有“西藏糧倉(cang) ”的美譽,在種植麵積、產(chan) 量水平、糧食品質、種業(ye) 繁育、產(chan) 品研發等方麵均處於(yu) 領先地位,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近年來,日喀則市全方位推進青稞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青稞增產(chan) 提質,助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來發展新紅利
“快走,去合作社領錢。”“我們(men) 村產(chan) 業(ye) 分紅啦!”“村裏的合作社發酥油啦!”近期,日喀則市許多鄉(xiang) 村紛紛舉(ju) 辦年度分紅儀(yi) 式,總結回顧過去一年的豐(feng) 碩成果,商討今年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的具體(ti) 舉(ju) 措。全市的牧區草場、農(nong) 家院落、村頭巷尾充滿了歡聲笑語。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深入實施,日喀則廣袤的農(nong) 牧區正發生著巨變。在桑珠孜區曲美鄉(xiang) 拉洛農(nong) 機合作社、薩迦縣扯休鄉(xiang) 曲姆拉日農(nong) 機合作社……越來越多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享受著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
據統計,2021年以來,日喀則市191家農(nong) 機合作社對青稞全程機械化模式進行改進,技術標準、管理模式實現綜合提升,帶動了全市農(nong) 機合作綜合能力整體(ti) 提升。洛平是種糧大戶,405畝(mu) 耕地部分流轉給合作社,其餘(yu) 自家種植。靠著各種機械“幫手”,家裏的農(nong) 活很快就能幹完。洛平說:“過去秋收要20多天,現在6天左右就能完成,機械化確實給我們(men) 帶來了方便。”
2022年,日喀則市青稞種植麵積90餘(yu) 萬(wan) 畝(mu) ,產(chan) 量40.89萬(wan) 噸,占全區產(chan) 量的49.13%。2023年,日喀則市計劃種植青稞92萬(wan) 畝(mu) ,產(chan) 量指標41.38萬(wan) 噸,全市布局青稞良種推廣麵積81.89萬(wan) 畝(mu) ,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5.88萬(wan) 畝(mu) ,預計產(chan) 種3500萬(wan) 斤。
一年春作首,萬(wan) 事行為(wei) 先。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全區已經進入春播關(guan) 鍵時期,日喀則市良種調運工作正在穩步開展。連日來,在白朗縣嘎吉都宗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民正對去年收獲的“藏青2000”“藏青3000”青稞種子進行精選包衣,精選出一顆顆顆粒飽滿、出苗率高的種子。
水土肥美的日喀則,一幅美不勝收的春耕春播畫卷徐徐鋪展……
多舉(ju) 措助推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
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cang) 滿。平整土地、客土改良、改善灌溉設施、建設田間道路……日喀則市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著,不僅(jin) 讓項目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大幅改善,農(nong) 田抗災減災、旱澇保收能力明顯增強,還有效助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現代化。
耕地是糧食的“命根子”,耕地質量是鞏固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指標和基礎條件。日喀則市作為(wei) 西藏農(nong) 業(ye) 第一大市,在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上處於(yu) 領先地位。據統計,“十二五”以來,日喀則市規劃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163.46萬(wan) 畝(mu) ,占全市確權耕地麵積的84.28%。
在耕地選擇上,日喀則市優(you) 先將肥力足、平整度高、保灌耕地用於(yu) 種植青稞作物。在品種種植條件布局上,對肥力充足的區域,種植“喜馬拉22號”“藏青2000”等青稞高產(chan) 品種,對於(yu) 土壤比較貧瘠的地塊,種植“藏青320”“喜馬拉19號”等適應性較強的青稞品種。同時,針對地力較差的耕地,日喀則市通過農(nong) 機深鬆整地、測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機肥等,多措並舉(ju) 提升地力。
青稞病蟲害防治新技術是確保增產(chan) 的重點措施之一。近年來,在病蟲草害防治上,日喀則市持續推進“農(nong) 藥減量增效”和專(zhuan) 業(ye) 化統防統治,加強原種、一二級種子繁殖工作。隨著病蟲防治和種植技術的提高,青稞種子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數字化加快產(chan) 業(ye) 集群提速
數字化的發展,為(wei) 青稞產(chan) 業(ye) 的集群發展提供了機遇。
走進日喀則青稞產(chan) 業(ye) 大數據中心,作物遙感監測、農(nong) 業(ye) 氣象、植物保護、數字製種基地、數字農(nong) 機、惠農(nong) 助農(nong) 等模塊一應俱全。以數字化為(wei) 依托,通過構建全程標準化種植服務體(ti) 係,采用線上APP和線下服務結合方式,日喀則市青稞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和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明顯加速。
以桑珠孜、江孜、白朗、薩迦等縣區為(wei) 中心,日喀則市繼續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農(nong) 機裝備提升工程、打造優(you) 良種子繁育基地、北大荒標準化種植試驗等項目,加快推進青稞產(chan) 業(ye) 全鏈條生產(chan) 機械化進程,提升以青稞為(wei) 首的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規模化、組織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是北大荒集團優(you) 勢。日喀則市圍繞青稞作物提高單產(chan) 、改善品質、增強抗逆性、引領示範等方向,大力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製“四新”示範。2022年,北大荒集團在日喀則市流轉577畝(mu) 青稞種植區,加快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集成示範與(yu) 推廣,帶動青稞種植標準化水平整體(ti) 提升。
數字化的發展,不僅(jin) 用於(yu) 青稞種植上,還對青稞銷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日喀則市加大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統籌示範工作,進一步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消費品下鄉(xiang) ”通道,電子商務在便利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村經濟發展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
下一步,日喀則市將大力健全市場體(ti) 係,參與(yu) 大市場循環;加強品牌建設,持續做好品牌打造和產(chan) 品研發;促進產(chan) 銷對接,逐步形成“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大銷售格局。
從(cong) 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古老口糧,到如今西藏農(nong) 業(ye) 領域的“明星”,金燦燦的青稞更加飽滿,也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造福百姓,譜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日喀則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