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醒萬(wan) 物,春耕鋤不停。3月19日,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xiang) 莫衝(chong) 村村民著盛裝喜迎一年一度的春耕節。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4周年。西藏64年的偉(wei) 大跨越,充分說明民主改革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願望,是曆史的必然。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guan) 懷西藏各族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一次親(qin) 臨(lin) 西藏視察指導,兩(liang) 次主持召開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上下著眼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錨定“四件大事”“四個(ge) 確保”,作出了“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的戰略部署。
今天的西藏,社會(hui) 大局更加穩定,經濟文化更加繁榮,生態環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心暖糧充足,幸福感滿滿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西藏鄉(xiang) 村人口為(wei) 234.47萬(wan) 人,占西藏總人口的64.27%,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早已成為(wei) 西藏各項事業(ye) 發展的生力軍(jun) 。
“現在生活條件這麽(me) 好,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邊巴央宗是山南市桑日縣卓吉村村民,70歲的她兒(er) 孫繞膝,安享天倫(lun) 之樂(le) 。
3月8日,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民政局開展敬老、愛老趣味活動。人民網 李海霞攝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yang) 。今年,西藏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提高我區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提高全區孤兒(er) 基本生活補助標準,平均漲幅為(wei) 16.2%。此次提高保障標準,是西藏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1項民生實事之一,全區兒(er) 童福利機構將聚焦兜底保障服務,全麵落實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充分保障他們(men) 生活無憂、快樂(le) 成長。
拉薩市當雄縣小學的孩子們(men) 收到愛心人士送來的禮物。人民網 李海霞攝
近年來,西藏實施學校供暖全覆蓋工程,27萬(wan) 學生受益。“我們(men) 這兒(er)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入冬後氣溫在零下二三十度。以前上課穿棉衣棉鞋也不一定抵得住寒冷,現在通了暖氣,身上心裏都是暖的,老師和學生的精氣神兒(er) 更好了。”阿裏改則縣中學教師羅智說。
西藏農(nong) 牧業(ye) 得到長足發展。拉薩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技術員杜夢嬌說:“2014年大學畢業(ye) ,我以‘新農(nong) 人’的身份踏入農(nong) 業(ye) 領域,可以說親(qin) 曆並見證了拉薩乃至全自治區‘三農(nong) ’事業(ye) 翻天覆地的發展。我們(men) 的種植業(ye) 生產(chan) 由‘單一技術’逐漸向‘綜合集成技術’轉變,逐步創建成綠色、輕簡、高質、高效的集成技術示範基地,農(nong) 機裝備水平不斷升級,無人駕駛拖拉機、植保無人飛機等高端智能新機具裝備應用起步,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顯著提高,農(nong) 業(ye) 發展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2年西藏糧食、蔬菜、肉蛋奶產(chan) 量分別達到107萬(wan) 噸、93萬(wan) 噸、88萬(wan) 噸,均創曆史新高。
多措並舉(ju) 保糧安,千方百計促就業(ye) 。在羌塘草原,那曲市不斷推進人才培養(yang) 工程,以產(chan) 業(ye) 實用技術培訓為(wei) 主,開展各類專(zhuan) 業(ye) 培訓,一個(ge) 個(ge) 牧民成功轉型,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的主力軍(jun) 。“以前隻是在村裏做,收入不多,大部分時間還要放牧。現在人們(men) 收入高了,對衣服質量、款式要求也高了,所以我通過參加培訓,提高技藝,在市裏開了服裝店,還帶了幾個(ge) 徒弟。”牧民塔嘎現在年收入超過了10萬(wan) 元,這是之前他從(cong) 來沒想過也不敢想的。
現在,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9元,比上年增加1274元、增長7.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個(ge) 百分點,高出全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7個(ge) 百分點。
邊強民幸福,安全感十足
在廣袤的雪域大地上,長達4000多公裏的邊境線上,一代代戍邊人親(qin) 曆並見證著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剛來這裏的時候,隻有一個(ge) 執勤房,條件很艱苦。但現在我們(men) 有了寬敞明亮的營房,而且還通了暖氣、氧氣,我們(men) 守邊戍邊的心更堅定了。”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教導員洛桑曲紮說。
玉麥邊境派出所民警巡邏。人民網 李海霞攝
在玉麥邊境鄉(xiang) ,一群年輕人踐行入警初心。“最近家裏有什麽(me) 困難嗎?我們(men) 來解決(jue) 。”玉麥邊境派出所民警米瑪次仁和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群眾(zhong) 打交道,不管誰家有困難,他們(men) 總會(hui) 第一時間出現。
“有你們(men) 在,很安心。”德吉老人拉著他們(men) 的手感激地說。
有人守國,有人護民。群眾(zhong) 的安全感還源於(yu) 有一群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好公仆。
王敏是西藏自治區人社廳的一名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來,她充分利用專(zhuan) 業(ye) 所長,加強人社政策學習(xi) 研究,推動西藏人社政策豐(feng) 富完善。尤其是針對養(yang) 老保險政策的完善,王敏多次深入日喀則、阿裏等高海拔地區調研,了解掌握當地氣候環境、人均壽命、身體(ti) 狀況等情況,為(wei) 製定、爭(zheng) 取更加貼合西藏實際的政策提供詳實的實地調研依據和資金測算,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連續3年被評為(wei) 優(you) 秀公務員並記三等功一次。
其丈夫王本東(dong) 是一名特警,工作中他們(men) 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前不久,二人均獲三等功獎章。“我們(men) 的工作跟群眾(zhong) 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息息相關(guan) 的,這不僅(jin) 僅(jin) 是一份職業(ye) ,更是一份責任。雖然我們(men) 都是普通一員,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群眾(zhong) 的生活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王敏說。
“現在,西藏各類社會(hui) 保險參保達到320.87萬(wan) 人次,社保卡持卡人數達337.91萬(wan) 人,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覆蓋保持在96%以上,實現製度層麵應保盡保;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待遇水平和企業(ye) 、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退休人員養(yang) 老保險待遇水平穩步提高;積極為(wei) 新業(ye) 態群體(ti) 參加工傷(shang) 保險開辟綠色通道,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工傷(shang) 保險參保率達100%,社會(hui) 保障層次水平實現新的突破。”西藏自治區人社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廳長李富忠介紹。
而牢牢穩住就業(ye) 就是穩住了民心。到2022年年末,西藏城鎮新增就業(ye) 5.1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5.6%,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3.1萬(wan) 人、實現勞務收入55.6億(yi) 元,城鄉(xiang) 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10%左右。
2022年調查數據顯示,西藏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98%以上。
業(ye) 旺生態興(xing) ,獲得感充足
進入春季,西藏各類基建項目開工。在日喀則海拔4300米的帕孜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灑水車、裝載機緊張作業(ye) ,工人們(men) 正忙著組裝焊接。該項目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以灌溉、發電為(wei) 主,兼顧城鄉(xiang) 供水,並為(wei) 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創造條件。“建成後,可有效緩解水庫下遊灌區春旱和冬旱缺水問題。同時進一步解決(jue) 仲巴、昂仁等5個(ge) 縣的冬季缺電問題,還可以為(wei) 昂仁縣提供優(you) 質可靠的飲用水源。”該項目負責人王黎介紹。
今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加快實施國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的151個(ge) 項目,全力服務保障川藏鐵路等世紀工程,加快拉日高等級公路、青藏鐵路格拉段電氣化改造、街需水電站等項目建設,全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13%左右。
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程中,基建不停,產(chan) 業(ye) 融合也在不斷加強。作為(wei) 重要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之一,西藏旅遊業(ye) 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數據顯示,僅(jin) 今年春節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51.0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6.4%;實現旅遊總收入3.68億(yi) 元,同比增長16.83%。
3月,“雪域江南”林芝搶抓春日機遇,舉(ju) 辦桃花旅遊文化節,吸引了諸多國內(nei) 外遊客。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全美容說:“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村在桃花節期間,累計接待遊客17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92餘(yu) 萬(wan) 元,戶均分紅近13萬(wan) 元。成立農(nong) 牧民運輸隊,參與(yu) 川藏鐵路等項目建設,創收680餘(yu) 萬(wan) 元。村裏的觀光采摘園,年創收70萬(wan) 元。可以說,三大產(chan) 業(ye) 齊頭並進,村民‘腰包’越來越鼓了。”
旅遊大發展,得益於(yu) 不斷完善的交通網。到2022年,西藏公路通車總裏程達12.14萬(wan) 公裏,群眾(zhong) 交通出行獲得感顯著增強。“2023年,力爭(zheng) 公路通車總裏程達12.4萬(wan) 公裏,鄉(xiang) 鎮、行政村通暢率分別達95.55%和82.53%。”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廳長劉誌強說。
那拉高速。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廳提供
公路網越織越密,鐵路交通也在加速開跑。“我記得10年前剛來的時候,想去林芝看桃花,坐大巴8個(ge) 多小時,還要翻山。現在乘‘複興(xing) 號’3個(ge) 小時就能到,又快又安全。”在拉薩工作的李女士說,“現在內(nei) 地很多地方都有飛西藏的航班,朋友們(men) 來玩很方便。”今年,拉薩貢嘎機場新增5個(ge) 通航點,惠及了邊疆各族群眾(zhong) 。
交通跑出“加速度”,有日益向好的生態作鋪墊。拉薩市南北山造林綠化指揮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拉薩市計劃完成營造林21萬(wan) 餘(yu) 畝(mu) ,還計劃通過實施綠化補植補造,拉薩市周邊交通沿線項目提質增效工程,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有序開展。”
拉薩南北山植樹造林忙。人民網 李海霞攝
“我們(men) 村就在水庫旁,冬天有很多候鳥來。夏天一出門,綠樹成蔭,環境特別好。”家在拉薩林周縣的格桑次仁一臉笑容。
雅尼濕地公園,生態良好。人民網 李海霞攝
今年西藏的目標是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8%左右,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10%左右,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3%以內(nei) ,城鎮調查失業(ye) 率5%左右。將在“狠抓安定團結,確保社會(hui) 大局穩定;狠抓“三穩”工作,加快經濟整體(ti) 好轉;狠抓投資消費,切實增強發展動能;狠抓產(chan) 業(ye) 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狠抓城鄉(xiang) 聯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狠抓改革開放,持續激發內(nei) 生動力;狠抓民生工程,不斷改善群眾(zhong) 生活;狠抓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高地;狠抓邊境建設,夯實固邊興(xing) 邊富民基礎”等9個(ge) 方麵發力。
時間,已著手新的書(shu) 寫(xie) ;西藏,正翻開新的華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