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公漳浦“半牧民”移民管理警察:生火巡邏撿犛牛糞

發布時間: 2023-04-08 09:18: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西藏山南移民管理警察向軍(jun) (左)在公漳浦執勤點為(wei) 火爐添加風幹犛牛糞。 江飛波 攝

  “我們(men) 和牧民差不多,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爐子生火,然後是吃早飯、巡邏,冬天每隔兩(liang) 三天還要下去打水,除了不養(yang) 犛牛,我們(men) 算‘半牧民’吧。”4月6日,在西藏山南洛紮縣色鄉(xiang) 公漳浦,色邊境派出所民警向軍(jun) 對中新網記者講述在海拔4700多米執勤點的工作與(yu) 生活。


圖為(wei) 西藏山南洛紮縣色鄉(xiang) 前往公漳浦的路況。 江飛波 攝

  公漳浦執勤點位於(yu) 中不(不丹)邊境,距離山南洛紮縣色鄉(xiang) 30餘(yu) 公裏。色邊境派出所所長鍾勇說,派出所通外山口較多,其中公漳浦執勤點對應的是海拔5300多米的麥拉嘎俊拉山口,由移民管理警察、輔警、護邊員等組成的巡邏隊伍進行巡護。


圖為(wei) 西藏山南洛紮縣色邊境派出所公漳浦執勤點。 江飛波 攝

  鍾勇帶領記者前往公漳浦執勤點時,在車上裝好了一袋冷凍排骨。“這個(ge) 執勤點遠,路也險峻,每次上去要給他們(men) 帶點米、麵、油、菜等物資,除了執勤,他們(men) 還要自己做飯”。


圖為(wei) 4月6日,公漳浦執勤民輔警等在草場收集風幹犛牛糞,當作取暖燃料。 江飛波 攝

  執勤點是一處半穴式的房子,旁邊新修的營房已經完工,尚未投入使用。向軍(jun) 說,每年冬春時節為(wei) 了禦寒,屋裏需要燒爐子進行升溫。“以前裝過空調,但當時的電壓不夠,空調帶不動。燒爐子更符合這裏的環境,爐子的燃料也和牧民們(men) 一樣,是風幹犛牛糞”。

  值得一提的是,每當晴天巡邏時,向軍(jun) 等執勤人員多會(hui) 帶上一個(ge) 編織袋,或背上一個(ge) 竹背簍,和西藏的牧民們(men) 一樣收集風幹犛牛糞。“以前還燒過煤塊,但煙大、味道也大,不安全,燒風幹犛牛糞就沒有這些問題。”他說,風幹犛牛糞最大的缺點是不耐燒,三人組成的巡邏隊撿一次,用不到一周。


4月6日,公漳浦執勤民輔警等在草場收集風幹犛牛糞。 江飛波 攝

  4月6日,公漳浦迎來大晴天,移民管理警察向軍(jun) 、輔警索朗尼瑪和護邊員洛桑旦增三位執勤人員一起拿著編織袋、背簍在附近的草場收集風幹犛牛糞。向軍(jun) 打趣說,公漳浦執勤點可能是全國為(wei) 數不多要撿風幹犛牛糞燒火取暖的移民管理警察。

  向軍(jun) 並不覺得執勤點的生活艱苦,“除了邊境巡邏,我們(men) 還負責附近村子的治安、流動人員管理等工作。”他說,公漳浦周邊警民關(guan) 係簡單、和諧,執勤生活很充實,擁有4G網絡,每天巡邏結束後還能同在重慶的妻女視頻通話。


由移民管理警察、輔警、護邊員等組成的巡邏隊伍。 江飛波 攝

  色邊境派出所民警尼瑪紮巴說,相較以往,山南戍邊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生活環境已發生了極大的改善。“我是2017年到的色鄉(xiang) ,那時通往公漳浦執勤點還是土路,路況非常危險。執勤點也沒有信號,打電話要騎摩托車走十多公裏尋找信號。”他說,今年執勤點新營房將投入使用,用電、取暖等問題也將得到解決(jue) 。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