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工作生活十幾年,來自四川的楊潔說起藏語既地道又純正。
幾年前,楊潔與(yu) 藏族小夥(huo) 次仁相識相戀,結婚後夫妻倆(lia) 在生活中互相尊重包容、關(guan) 係和睦,融洽的幸福生活總惹得鄰裏們(men) 讚不絕口。
高原大地,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不斷開創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新局麵,全區各民族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和諧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民族團結進步的歌聲更加嘹亮。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大家請往這邊看,這張圖片向大家展示的是民族團結進步基本知識,例如這一條,《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於(yu) 2020年1月11日在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通過,並於(yu) 當年的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文共8章48條……”這位聲音清脆、講解生動的同學,是嘉黎縣中學民族團結長廊的一名解說員。
為(wei) 了更充分挖掘展示嘉黎縣在茶馬古道、十八軍(jun) 進藏途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曆史,在孩子們(men) 心中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嘉黎縣中學籌建了民族團結長廊。
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經濟上互相支持幫助、文化上相互借鑒、情感上相互親(qin) 近,不斷凝聚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思想和情感共識。
為(wei)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融入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麵,西藏全麵挖掘、整理、宣傳(chuan) 西藏自古以來和祖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目前,《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藏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讀本》等編纂工作有序開展,拉薩海城小學等10所學校被列為(wei) 國家民委推進中小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示範學校,並評選確定5家院校機構為(wei) 西藏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基地。(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同時,西藏大力實施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積極申報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計劃”“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多方式、多平台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形有感有效
近年來,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那曲市5個(ge) 集體(ti) 、10餘(yu) 名個(ge) 人受到國務院表彰,107個(ge) 集體(ti) 、159名個(ge) 人受到自治區表彰……那曲市各族群眾(zhong) 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氛圍日益濃厚。
為(wei) 著力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西藏相繼推動出台《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規劃(2021—2025年)》以及區黨(dang) 委、政府《關(guan) 於(yu)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和戰略性任務 全麵推進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為(wei) 全區全麵推進創建工作提供依據和遵循。同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實地宣傳(chuan) 、媒體(ti) 宣傳(chuan) 、網絡宣傳(chuan) ,用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易於(yu) 接受、樂(le) 於(yu) 參與(yu) 的方式,有形有感有效開展創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區7市地成功創建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地)”。251家單位和個(ge) 人命名為(wei) 第一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市(地)、模範縣(區)、模範單位(個(ge) 人)。同時,全區有68家單位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8家單位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40個(ge) 集體(ti) 、189名個(ge) 人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和模範個(ge) 人稱號;1944個(ge) 集體(ti) 、2857名個(ge) 人榮獲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和模範個(ge) 人稱號。
各族群眾(zhong) 美好生活有期盼有收獲
近年來,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風光秀麗(li) 的麻麻門巴民族鄉(xiang) ,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積極發展旅遊、茶葉種植等產(chan) 業(ye) ,百姓收入不斷提高。曾經隻有3口人的玉麥鄉(xiang) 如今有67戶200多人,下轄兩(liang) 個(ge) 行政村,全鄉(xiang) 人均年收入超過4萬(wan) 元。十幾年前還是荒灘戈壁的噶爾縣紮西崗鄉(xiang) 典角村,如今鬱鬱蔥蔥的綠色給壯美阿裏平添了不少生機……
近年來,西藏大力實施興(xing) 邊富民行動,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實施“興(xing) 邊富民中心城鎮”建設試點工程,推進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製定“五舉(ju) 措”積極助力全區脫貧攻堅、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興(xing) 邊富民)47億(yi) 餘(yu) 元;“十四五”以來,豐(feng) 富完善“五舉(ju) 措”,創新提出“六結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已累計下達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35億(yi) 餘(yu) 元,所有資金主要用於(yu) 邊境小康村建設、興(xing) 邊富民行動、推廣普及健康茶等項目。
區民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主任尼瑪多吉表示,下一步,全區民委係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紮實開展各項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確保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目標落地見效、開花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