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屆www.easyfundingllc.com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hui) 舉(ju) 行前後,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由15家媒體(ti) 組成的中外媒體(ti) 采訪團實地探訪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了解西藏寄宿製學校。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副校長達瓦次仁介紹,該校2019年被評為(wei) 西藏自治區級示範性高中,麵向全區招生,山南市本地學生約占全校學生逾一半,除去高三畢業(ye) 生,有1400餘(yu) 名學生,94%為(wei) 農(nong) 牧民子女。雖然是寄宿製學校,個(ge) 別住得離學校近的學生選擇走讀。
此行,中外媒體(ti) 采訪團參觀了學校體(ti) 育館、閱覽室、學生宿舍,觀摩了藏文課、課間操,與(yu) 教師、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藏文書(shu) 法教室,學生們(men) 正在認真練習(xi) 書(shu) 法。老師多吉次仁教授藏文課已有18年,是西藏自治區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他介紹,藏文書(shu) 法社團約有四五十名學生,學生會(hui) 在課餘(yu) 時間過來自由練習(xi) 。
牆上掛著顯眼的藏文標語,多吉次仁解釋,寫(xie) 的是“寫(xie) 好字,做好人”。他說,從(cong) 這裏走出的學生有些也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並獲得不同等級的書(shu) 法比賽獎項。
達瓦次仁說,除了藏文書(shu) 法社團,學校還有藏戲、紮念琴、美術、鍋莊等7個(ge) 興(xing) 趣社團。
據了解,從(cong) 2012年起,西藏將農(nong) 牧民子女從(cong) 幼兒(er) 園到高中的教育全部納入包吃、包住、包學費“三包”免費教育範圍,也就是說西藏部分農(nong) 牧區學校實行寄宿製,由學生本人和家長自願選擇報考入讀,幫助學生到條件相對更好的地區共享優(you) 質教育資源。
達瓦次仁說,學生食堂早餐一般提供饅頭、包子、麻團、稀飯等,中晚餐也提供葷菜4個(ge) 菜品。周末和節假日放假休息,學生們(men) 可以去購物、逛街或回家。
采訪中,全校學生在操場上展示了民族特色舞蹈改編的課間操,融合了安徽巢湖民歌以及拉薩囊瑪、日喀則堆諧、阿裏炫舞、那曲鍋莊、昌都弦子、林芝達諧、山南果諧西藏7市地特色樂(le) 舞,推廣已有4年。舞步時而歡快、時而緩慢,律動間洋溢著青春活力,中外記者不斷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刻。
課間操結束後,中外記者們(men) 采訪了領操的學生拉鬆。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向他詢問了喜歡的課程、想考的大學、父母職業(ye) 等問題。
拉鬆回答:“家在那曲比如縣,父母都是牧民,這裏是山南最好的高中,最喜歡的課程是藏文和語文,想考西藏大學,夢想成為(wei) 一名歌手。”言語間,拉鬆有些靦腆。
學生紮西玉珍最喜歡藏文課,成績也是所有科目中最好的,平常喜歡詩歌朗誦。她說,同學之間也會(hui) 講藏語,不過因為(wei) 地方差異,其他方言藏語會(hui) 有些聽不懂。從(cong) 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xi) 漢語,到六年級已經說得很流利了。
采訪當日,援藏教師也為(wei) 大家進行了講解。達瓦次仁介紹,學校目前有20名援藏教師,自2016年“組團式”教育援藏以來,學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學管理均有很大提升。
采訪中,路透社記者向援藏教師汪傑潔了解援藏感受、家庭、援藏後計劃等情況。他說:“從(cong) 老家安徽滁州自願報名援藏,來之前家裏人都很支持,很喜愛這裏的學生,每年寒暑假可以回家,前不久孩子剛出生,三年援藏結束後將回到老家繼續教書(shu) 。”
他坦言,西藏發展比想象中好,生活條件也不錯,藏族同胞熱情,很喜歡這段援藏經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