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喜馬拉雅紀行丨向雲端,紮西次仁和他的背包

發布時間: 2023-07-09 09:21:00 來源: 新華社

  紮西次仁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的一名護邊員。他的家在喜馬拉雅山脈腳下,海拔4000餘(yu) 米,氣候濕冷、雨雪不斷。天剛蒙蒙亮,紮西次仁就起床準備一天所需的物資。“主食要多帶一些,十幾公裏的山路很耗費體(ti) 力,路上不知道會(hui) 遇到什麽(me) 情況。”說著,他把家裏自製的麵餅和裝著熱炒蓮花白的保溫桶放進背包。

  今年36歲的紮西次仁,已經度過了1000多個(ge) 這樣的清晨。

  9點半,紮西次仁收拾好行裝,準時出發。路途陡峭泥濘,記者氣喘籲籲、邊走邊停,紮西次仁已經先到達了山頂。他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雖無隻言片語,卻仿佛在用行動告訴我們(men) :“嘿,加把勁兒(er) !這才剛剛開始!”

  隨著海拔不斷升高,缺氧的感受愈發強烈。密林中,野生動物的身影不時閃現。堅冰遍布的路段,我們(men) 滑倒、爬起,再滑倒、再爬起…… 

  13點20分,紮西次仁背包裏的熱炒蓮花白已成一道涼菜。啃著風幹牛肉,嚼著已經僵硬的麵餅,這樣的午餐,似乎別有一番滋味。

  巡邊路上,除去身體(ti) 勞累,精神上的孤獨讓人更加感到“時間的凝固”。通常,紮西次仁會(hui) 和其他隊員一起外出巡邊,如遇特殊情況隻有他一人時,背包裏的老款手機會(hui) 陪他“一起唱歌”。音樂(le) 響起,紮西次仁也跟著哼起來。“手機裏的歌就幾首,都是我喜歡的,不過我唱歌跑調。”他害羞地說。

  休息的時候,紮西次仁席地而坐,從(cong) 背包裏掏出小本子,上麵記錄著近些天的巡邊情況。“把重要的事情記在這上麵,看起來一目了然。”他說。

  當記者問他為(wei) 什麽(me) 多年如一日堅守在巡邊一線時,他說:“這是我的祖國,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牽掛,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是我一生的責任和使命。”


紮西次仁在填寫(xie) 工作日誌(6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19點10分,一天的巡邊工作結束,紮西次仁回到家。

  整理物品時,紮西次仁說希望以後背包可以輕一點。剛說罷,他又改口,“還是重一點吧,多帶一些東(dong) 西有備無患。”

  “到底是輕一點還是重一點?”記者問。

  “嗯……還是重一點吧!”他回答道。

  夜色已深,雲(yun) 霧漸起。明日清晨,紮西次仁又將和他的背包一起,向雲(yun) 端、向高處,邁出一步又一步……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