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喜馬拉雅紀行|走向傑羅布,遇見雲霧雨雪間的“美麗”

發布時間: 2023-07-12 08:49:00 來源: 新華社

  盤旋彎繞向上,盤旋彎繞向下,不知走了多久,汽車紮進了喜馬拉雅群山的無邊蒼翠中。記者一行在輕霧漫溯中抵達了傑羅布村。

  傑羅布村屬於(yu) 西藏山南市洛紮縣拉郊鄉(xiang)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隱藏在綿延的深山裏,海拔超過4300米。高原盛夏,綠意浸潤了傑羅布的高山峽穀、密林草甸和飛湍瀑流,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把這裏變成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


傑羅布村附近拍攝的森林和瀑布(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漫步於(yu) 傑羅布村,北麵是嶄新的民居,南麵是村委會(hui) 辦公大樓和村公房,村子腳下是潺潺的小溪。

  32歲的米瑪桑珠穿著一身筆挺的西服,梳著偏分發型,看上去十分帥氣。他從(cong) 年少時就跟著父親(qin) 來到傑羅布放牧巡邊,如今已成長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米瑪桑珠告訴記者,傑羅布是拉郊鄉(xiang) 群眾(zhong) 的夏季牧場。1995年,大伯索朗群培和父親(qin) 明久紮西趕著犛牛,從(cong) 拉郊鄉(xiang) 出發,連續翻越切公拉山、冷姆公拉山兩(liang) 座大山,走了兩(liang) 天路,來到了傑羅布定居。

  他們(men) 把帳篷紮在牧場,每天徒步放牧、巡邊,雖然鬆林接天、水草豐(feng) 美,但生活依然清貧苦寒,不僅(jin) 要忍受一旦大雪封山便無法與(yu) 親(qin) 朋聯係的孤寂,還要提防棕熊、豺狼、雪豹等野生動物對人和牲畜的傷(shang) 害。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嚇退他們(men) ,索朗群培和明久紮西在傑羅布待了28年。

  曾經那兩(liang) 名甩著“烏(wu) 朵”(一種石器)、趕著犛牛的青年,如今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men) 已經習(xi) 慣了寧靜,仍願意每天走向牧場,與(yu) 寂靜的大山相伴。  


傑羅布村附近的牧場(7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政府的鼓勵下,從(cong) 索朗群培兩(liang) 兄弟開始,陸陸續續有牧民搬遷到傑羅布。

  “80後”達娃央宗正是其中一員,2008年,她賣掉了家裏的20頭犏牛和奶牛,又添錢買(mai) 了30頭犛牛,搬遷到傑羅布定居。她告訴記者,因為(wei) 不會(hui) 養(yang) 犛牛,初到高海拔地區時,不少犛牛死了,新生的牛犢也常被雪豹咬死,她一度感到很沮喪(sang) ,也想過要離開傑羅布,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不久後,10個(ge) 總重2000斤的地標被運到了傑羅布的山上。8戶群眾(zhong) 肩扛手抬,翻越牧場密林,花了4天時間,把繪有紅五星、刻有“中國”字樣的地標立在了邊境線上。

  2016年傑羅布行政村建立,鋪通了通往拉郊鄉(xiang) 的碎石路;2018年這裏建成邊境小康村,群眾(zhong) 告別石屋,住進了寬敞的磚混框架新房;近年來,傑羅布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中午時分,記者一行走進村民阿旺次宗開設的家庭藏式茶館。茶館裏3間臥室和1間客廳收拾得十分整潔,約30平米的小院正在搭建暖廊。

  不一會(hui) 兒(er) ,阿旺次宗就為(wei) 每人端上了一盤蓋澆飯。米飯上覆蓋著土豆片炒肉、青椒炒肉等,配以西藏本地產(chan) 的辣椒粉,吃一口頓覺鮮香可口。她告訴記者,蔬菜都是從(cong) 縣城運過來的,自己參加過廚師培訓,家裏還順帶賣些百貨,收入還不錯。

  “放牧守邊雖苦,但心裏卻不苦,因為(wei) 這裏是我們(men) 的家,我們(men) 的國。”在邊疆,記者經常聽到這樣的話,看到質樸善良的笑容。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