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鶴鄉”越來越美

——林周縣濕地生態係統保護工作小記

發布時間: 2023-07-13 10:00:00 來源: 西藏日報

  綠滿山川、溪水潺潺、鳥鳴悅耳、動物嬉戲……這是拉薩市林周縣甘曲濕地的真實寫(xie) 照,這裏宛如世外桃源,吸引著眾(zhong) 多周邊群眾(zhong) 前來欣賞。

  自林周縣重點區域造林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甘曲濕地)開展以來,林周縣基本完成工程建設全部內(nei) 容,包括人工造林4公頃(60畝(mu) )以及網圍欄、簡易木橋架設等配套設施工程,細葉紅柳、左旋柳等樹種的補植補造。

  同處一縣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薩片區)生態效益補償(chang) 和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程,總投資700萬(wan) 元,其中建安費352.56萬(wan) 元、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280.5萬(wan) 元。

  自項目開展以來,林周縣完成水文聯係恢複工程、退耕還濕19.04畝(mu) 、生態防護林帶工程、垃圾清理等工作。

  近年來,在區市林業(ye) 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林周縣以中央環保督察為(wei) 契機,加大對自然保護區、濕地等宣傳(chuan) 保護力度,嚴(yan) 格執法,嚴(yan) 格控製高汙染、高排汙的工業(ye) 類企業(ye) 入駐落地,切實提高環境衛生綜合治理能力。

  此外,先後投入1500萬(wan) 餘(yu) 元購置環衛設施,建設壓縮垃圾中轉站,逐步實現自然保護區、濕地內(nei) 鄉(xiang) 鎮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為(wei) 多樣性生物提供了一個(ge) 良好的棲息環境。

  以中央環保督察為(wei) 契機,對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內(nei) 的8家采砂場進行整治,結合實際製定《林周縣河道采砂實施方案》,按照法規對縣境內(nei) 的河道采砂劃定了禁采區(黑頸鶴保護區、林周縣濕地和熱振國家森林公園)、可采區和禁采期。

  為(wei) 切實加強野生動物管理、維護生態平衡,林周縣聘用3名野生動物監測員在卡孜管理站工作,並協調950名護林員兼職野生動物巡護員,對保護區內(nei) 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野生動物進行監測和巡邏,同時采取社區共管模式鼓勵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管理行列中來,鼓勵群眾(zhong) 舉(ju) 報反映,完善獎懲製度,切實把野生動物管理好、保護好。

  此外,林周縣嚴(yan) 格貫徹《森林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辦法》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每年冬春季節,按照“八抓八防”原則開展林區防護。截至目前,在保護區、熱振國家森林公園內(nei) 尚未發現對爬地柏、高山柏、大果圓柏的采伐。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對自然保護區、濕地等生態係統的日常管理資金投入力度,大力實施保護工程,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快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的發展路徑。針對全縣轄區內(nei) 工礦企業(ye) ,結合實際,出台相應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製度建設,逐步實現礦山開采科學化、製度化,促進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林周縣人民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