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數字檢察監督平台建設新聞發布會(hui)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在數字化浪潮大背景下,拉薩市人民檢察院主動迎接挑戰,2022年4月全麵啟動數字檢察監督平台建設。通過一年多的學習(xi) 借鑒、協調建設、運行調試、研發推進等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
延伸監督觸角
引進成熟監督模型
拉薩市人民檢察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檢察長金美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自去年4月全麵啟動數字檢察監督平台建設以來,拉薩市人民檢察院累計投入資金185萬(wan) 餘(yu) 元,建成該平台一期工程。目前已與(yu) 拉薩市大數據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市長熱線12345等7家行政機關(guan) 達成數據共享協議,打破數據“孤島”、延伸監督觸角成效初顯。
同時,在初期運行並深度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拉薩市人民檢察院研究製定了《數字檢察線索移送機製》《數字檢察線索研判機製》等相關(guan) 機製4項,對線索的匯集、發現、研判、辦理等程序進行全麵規範。及時引進其他省市成熟的監督模型,一次性引進兄弟省市檢察機關(guan) 35個(ge) 監督模型,並結合拉薩司法案件類型、案件特征、犯罪形態、執法司法側(ce) 重點和社會(hui) 治理發力點等進行本地化改造。
通過對比篩查
精準發現違法線索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數字檢察監督平台在海量數據和監督模型加持下,通過數據對比碰撞、智能篩查,能精準發現違法線索,能讓線索發現效率成倍提升。還可以通過數據監督模型收集、歸納、篩選有效數據,發現潛藏在個(ge) 案之中的社會(hui) 問題、管理問題,為(wei) 檢察機關(guan) 深度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提供參考。
金美介紹,自該平台運行以來,拉薩市人民檢察院通過該平台數據分析推送線索6000餘(yu) 條,經篩查後,整理出刑事有效線索74條,公益訴訟有效線索50條,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有效線索1500餘(yu) 條,民事審判違法線索96條,行政訴訟線索42條,承辦檢察官以線索核查落地作為(wei) 監督效果的有形抓手,加大核查力度,確保線索核查和監督事項辦理件件有著落。目前,第一批移送的10件線索中,5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審查起訴,4人被判處實刑;對終結本次執行程序錯誤、失信人員未限製高消費、失信懲戒超期等6個(ge) 監督點,發出《檢察建議書(shu) 》13份,整改率100%。
依托平台優(you) 勢
開發適合本地模塊
此外,拉薩市人民檢察院通過數字檢察監督平台再發力,原創了刑事檢察“直訴下行”“終本程序錯誤”“廉租房違規申請”等8個(ge) 監督模型,其中“直訴下行”模型由最高檢下發至全國各級檢察機關(guan) 使用,且依托該平台讓民事執行監督案件辦理效率顯著提升的優(you) 勢,積極促進民事執行程序領域重點難點問題解決(jue) ,推動長效治理。運用“涉醫保先行支付未追償(chang) ”模型,從(cong) 近4萬(wan) 份民事判決(jue) 書(shu) 中精準篩查發現9起醫保墊付資金未追回的情況,通過融合審查、個(ge) 案辦理,成功追回醫保資金先行墊付3萬(wan) 餘(yu) 元。根據邊疆民族地區特點、反分裂鬥爭(zheng) 形勢等,積極推動監督模塊開發,實現監督效能集成。
金美表示,下一步,拉薩市人民檢察院將全麵加強與(yu) 政法、行政機關(guan) 的協同,通過完善信息共享機製,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you) 勢,借力、聚力、共發力,進一步做實數據治理、聚合、管理、應用。同時,切實發揮數字技術對業(ye) 務的支撐和推動作用,在模塊開發上創新,探索性開發各類適合本地特點的監督模塊。著力培養(yang) 一批既懂數字信息技術又懂檢察業(ye) 務的複合型檢察人才,為(wei) 檢察事業(ye) 長遠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