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八廓街,青磚斑駁、街巷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來到八廓街,走進了旦增卓瑪家的朵究倉(cang) 藏裝店。“總書(shu) 記很和藹,對藏族服飾也很感興(xing) 趣,問了我很多關(guan) 於(yu) 藏族服飾穿法、麵料、創新等方麵的問題。”旦增卓瑪指著一件灰色男式藏裝說,“總書(shu) 記當時仔細看了這件藏裝,還用手摸了摸,說質感非常好。”
“總書(shu) 記來過之後,店裏的遊客多了許多,很多人都會(hui) 買(mai) 上一兩(liang) 件藏裝。旺季的時候,店裏每月收入能有上萬(wan) 元。”每逢寒暑假,旦增卓瑪都會(hui) 在店裏幫忙,“班裏的同學也會(hui) 問我關(guan) 於(yu) 藏族服飾、藏族曆史和文化方麵的問題,我就盡自己所能給大家介紹。”
環顧店內(nei) ,擺放著不同領型、質地、樣式的成衣,有的袖口嵌了珍珠,有的前襟加了蕾絲(si) 。旦增卓瑪說,店裏這兩(liang) 年在麵料、款式等方麵進行了改良和創新,比如夏天會(hui) 推出更為(wei) 輕薄的冰絲(si) 麵料藏裝,衣領也設計了圓領、方領、交叉領等不同領型,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觀。
記者離開時,旦增卓瑪的媽媽正幫一位遊客試衣。那是一件質地輕盈的碎花裙,流暢的肩線、垂墜的下擺,襯得人很是清爽幹練,遊客很滿意,立即決(jue) 定購買(mai) 。
朵究倉(cang) 藏裝店的隔壁是家飾品店,一位媽媽正帶著女兒(er) 挑選犛牛角梳。再向前走,每隔幾米就有好幾位身著漂亮藏族服飾旅拍的遊客,他們(men) 用照片留住自己美麗(li) 的一瞬。陽光傾(qing) 灑、藏香幽幽,五湖四海的遊客操著各色的口音、穿著不同的服飾,相聚在這千年古城。
沿著通達四方的街巷穿梭,街巷內(nei) 外,百餘(yu) 個(ge) 各民族群眾(zhong) 聚居的居民大院,包容著藏、漢、回、蒙、門巴、珞巴等20多個(ge) 民族的身與(yu) 心。
這些院落裏,茶與(yu) 鹽巴如何相輔相成,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故事?這片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街區,是怎樣從(cong) 遙遠的過去走到了鮮活的當下?對此,城關(guan) 區政協一級調研員、八廓古城管委會(hui) 前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達娃介紹說:“古城管委會(hui) 已經邀請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和部分老居民來講解八廓街的曆史,並將整合這些文字、視頻生成二維碼,未來,遊客可以掃描二維碼來了解古城。”
采訪結束時,陽光鋪灑,古老的街區裏,曆史的餘(yu) 韻與(yu) 煙火的氣息交織,有著別樣的溫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