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岸學者共話古籍保護:在交流中實現“新生”

發布時間: 2023-08-17 08:5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藏文古籍保護與(yu) 台北故宮古籍修複,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上,兩(liang) 岸學者指出,運用現代化手段保護古籍文獻,需要兩(liang) 岸加強在信息、技術和人才層麵的交流合作。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是國際藏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學術會(hui) 議之一,時隔7年於(yu) 8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再次召開。320位中外學者參會(hui) ,其中,港澳台及海外參會(hui) 學者達40餘(yu) 人。

  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擁措介紹了其所在的團隊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科研成果:通過文字智能識別係統輔助人工校對,將藏文古籍文獻印刷體(ti) 識別率提升到96%以上,手寫(xie) 體(ti) 達到85%以上。

  擁措說,這項技術已在西藏各圖書(shu) 館積極推廣,並用於(yu) 布達拉宮藏文古籍保護。它在未來還能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如識別藏醫藥手寫(xie) 體(ti) 文獻、構建藏醫藥知識圖譜等。

  “以往做藏文古籍保護,會(hui) 麵臨(lin) 人手不足的情況。近幾年隨著國家重視程度提高,學術隊伍壯大,像我們(men) 實驗室從(cong) 事該方向研究的學者,從(cong) 一開始的幾個(ge) 人到現在十幾個(ge) 人,老中青三代學者都有,研究成果也越來越豐(feng) 富。”擁措說。

  談及台灣地區古籍文物保護和修複情況,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國威介紹,除了秉持“修舊如舊”理念的日常性修複工作,目前台灣不少典藏單位還在積極開展善本古籍的“數位化”(數字化)工作。

  “台北故宮善本古籍的典藏數量將近22萬(wan) 冊(ce) ,掃描頁麵是一個(ge) 大工程。經過收集歸入,讀者可以免費看到所有掃描的頁麵圖檔。”劉國威說,台北故宮古籍科近年來與(yu) 大陸古籍典藏和修複單位交流不斷。

  劉國威表示,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是一次與(yu) 大陸同仁交流的極好機會(hui) 。“大陸的古籍修複單位和古籍保存數量更多,對研究者而言,能及時接觸到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資訊十分重要。”

  采訪中,劉國威多次呼籲古籍保護領域的兩(liang) 岸交流。他說,北京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古籍修複方麵有很多專(zhuan) 業(ye) 人才,可以更多交流合作與(yu) 資訊分享,讓古籍“新生”。

  擁措也表示,任何技術都需要載體(ti) 和實際的應用場景,因此兩(liang) 岸學者都應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增進交流合作,共同普及推廣藏文文獻,助力民族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承。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