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鄉愁留得住 發展看得見

發布時間: 2023-09-07 09:4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2023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成功入選傳(chuan) 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wei) 西藏首個(ge) 列入傳(chuan) 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標誌著西藏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利用工作邁上了新台階,進入了以點帶麵、連片保護、輻射帶動的新階段。

  西藏地域遼闊、曆史悠久,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豐(feng) 厚。傳(chuan) 統村落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與(yu) 自然生態景觀資源,是地域曆史、文化、自然遺產(chan) 的“博物館”。保護與(yu) 發展傳(chuan) 統村落,不僅(jin) 要留得住鄉(xiang) 愁,更要讓鄉(xiang) 愁濃起來、活起來。

  堅持規劃引領——

  推動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

  如何留住鄉(xiang) 愁?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個(ge) 現實問題。

  近年來,西藏住建部門會(hui) 同文化、文物、財政等部門,在全區範圍內(nei) 先後開展了6次傳(chuan) 統村落調查申報工作,摸清了西藏傳(chuan) 統村落“家底”。經過10年6批次的申報、認定和公布,目前,西藏共有80個(ge) 村落入選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覆蓋全區7市地34縣區。

  “自治區指導、市地統籌、縣區抓落實”工作機製的建立,讓自治區住建廳在開展傳(chuan) 統村落挖掘、調查和申報工作時更加係統化、具體(ti) 化,將形成較早、擁有較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文化資源且保存比較完整的村落逐一登記入冊(ce) ,並積極向國家推薦申報。

  一直以來,自治區住建廳緊緊圍繞“保護為(wei) 主、兼顧發展、尊重傳(chuan) 統、活態傳(chuan) 承、符合實際、村民主體(ti) ”的工作原則,科學精準保護傳(chuan) 統村落,促進傳(chuan) 統村落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西藏第一批至第五批35個(ge) 村落均已編製保護發展規劃,建立了村落檔案,確定了保護對象,劃定了保護範圍。據了解,今年啟動的編製8個(ge) 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工作,將力爭(zheng) 在年底前完成。

  走進錯那市勒門巴民族鄉(xiang) 賢村,大自然散發出的味道清香撲鼻。放眼望去,曲徑通幽,景致十分幽美。

  “通過邊境小康村建設和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深度融合,在新建民居過程中,山南市充分調動村裏的傳(chuan) 統建築工匠、鄉(xiang) 賢及能人參與(yu) 其中,把控建築風貌,傳(chuan) 承當地文化特色,將新建民居等建築物與(yu) 周邊自然風景融為(wei) 一體(ti) ,受到了區內(nei) 外遊客的青睞。”山南市住建局相關(guan) 人員介紹說。

  如今,賢村的建築把門巴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遠遠望去,多彩的建築與(yu) 盛夏時節的大自然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

  強化技術引領——

  確保村落風貌保存完整

  “我們(men) 現在生活得很幸福,不僅(jin) 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基礎設施也越建越便利。”

  “如今,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能在老家實現就業(ye) ,每月收入還特別可觀。”

  “感謝黨(dang) 對我們(men) 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今後我們(men) 會(hui) 繼續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

  日喀則市康馬縣少崗鄉(xiang) 朗巴村裏處處讚頌著黨(dang) 的恩情,說起這幾年村裏的變化,村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每個(ge) 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19年,朗巴村被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近年來,日喀則市大力實施保護遺跡、整治環境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如今的朗巴村整潔美麗(li) 、寧靜祥和,村落風貌保存完整,曆史年代較久遠的宗教建築、莊園、民房及新建民房和諧統一,村民生活得無比幸福。

  近年來,區住建廳組織編製《西藏民居建築傳(chuan) 統風貌指引(試行)》《西藏自治區美麗(li) 鄉(xiang) 村住房和村莊建設技術要點(試行)》等頂層設計,為(wei) 傳(chuan) 統村落發展保護和鄉(xiang) 村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鼓勵村民傳(chuan) 承和利用當地建築特色,注重建築物的門、窗、簷等構造和材料、設計、工藝、色彩等自身特色,不斷提升建築品質。

  除此之外,西藏住建部門還大力推進傳(chuan) 統村落掛牌工作,不斷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目前,第一批至第五批35個(ge) 傳(chuan) 統村落均實施掛牌保護,正推進第六批掛牌。利用數字技術,傳(chuan) 承保護優(you) 秀鄉(xiang) 村曆史文化,3個(ge) 村落已上線傳(chuan) 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目前正在推進12個(ge) 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工作。

  激發內(nei) 生動力——

  促進傳(chuan) 統村落靚麗(li) 發展

  藏文字博物館、吞巴莊園、吞彌·桑布紮故居……吞巴河自上而下,蜿蜒流淌縱貫吞達村,應了那句“小橋流水人家”的古詩意境。

  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xiang) 吞達村有聽不盡的曆史故事,看不完的青山綠水。自被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以來,尼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劃部署,不僅(jin) 很好地延續了村莊的原始風貌,連帶著旅遊業(ye) 也得到了蓬勃發展。

  據了解,西藏利用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機遇,積極開發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激發內(nei) 生動力,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將可持續發展貫穿工作始終。

  “尼木的藏香特別好聞,是我挑選藏香的首選。”拉薩市民格桑卓嘎說。

  尼木縣先後投入資金1400萬(wan) 餘(yu) 元,著力打造藏香產(chan) 業(ye) 和吞彌·桑布紮故居旅遊服務業(ye) ,吸引著無數區內(nei) 外遊客前往,為(wei) 當地村民增收拓寬了渠道。

  目前,吞達村有187戶家庭從(cong) 事藏香製作,從(cong) 業(ye) 人員達380人,藏香年產(chan) 值約3000萬(wan) 元,淨收入約1000萬(wan) 元,傳(chuan) 統村落優(you) 秀文化得到了延續和傳(chuan) 承,連帶著傳(chuan) 統村落也得到了可持續發展。

  此外,西藏住建部門以“中央財政支持補助資金+本級財政年度預算資金”的形式,全力保障傳(chuan) 統村落保護項目資金需求,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切實提高村落綜合承載能力。

  日喀則市謝通門縣通門鄉(xiang) 堅白村在推進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過程中,注重村落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央補助資金300萬(wan) 元的基礎上,縣級安排配套資金400萬(wan) 餘(yu) 元,新建村內(nei) 道路,完善硬化、綠化、亮化、排水溝等附屬設施,建設垃圾收集點,購買(mai) 垃圾轉運車輛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民生活愈發幸福、愈發有盼頭了。

  古老村莊、產(chan) 業(ye) 支撐、綠色生態……匯聚於(yu) 這片高原大地,彼此交相輝映,共同描繪出一幅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動人畫卷。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