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阿裏地區布貢村奏響群眾增收致富曲

發布時間: 2023-09-14 09:36:00 來源: 西藏商報


布貢村一組 青稞種植田。


久美老人(左)在青稞田間休息。

  布貢村一組位於(yu) 阿裏地區革吉縣革吉鎮西側(ce) ,西麵與(yu) 噶爾縣左左鄉(xiang) 接壤,原先為(wei) 純牧業(ye) 村(組),村民收入也以牧業(ye) 為(wei) 主。為(wei) 改善布貢村區域農(nong) 作物種植結構,為(wei) 青稞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原料基地,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2023年,布貢村一組青稞種植項目正式落地。目前,該組青稞種植田共有153畝(mu) ,預計一年收益達15萬(wan) 元。

  近日,記者來到海拔4389米的布貢村一組青稞種植田邊,微風輕輕吹拂,青稞麥穗翻起陣陣金色波浪,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呈現出一派迷人的景象。74歲的布貢村村民久美正在田裏查看青稞的生長情況,看到長勢喜人的莊稼,老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久美告訴記者,1970年,他來到布貢村一組勞作,如今已過去了四十餘(yu) 年。“以前村裏交通不便、條件艱苦,我們(men) 隻能用人力和馬匹來耕種田地,導致青稞收成少,當時有的家庭還需要從(cong) 外麵買(mai) 青稞回來解決(jue) 溫飽。”老人笑著說,“青稞種植基地項目建成了,大家播種也用上了機器,收成也變多了。現在我們(men) 不僅(jin) 都能吃上自己種植的青稞,還能銷售到鄉(xiang) 裏,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

  記者了解到,原先,布貢村一組離鎮政府和村居活動場所較遠,交通不便等因素嚴(yan) 重製約了該組生產(chan) 生活,導致群眾(zhong) 生產(chan) 及經濟水平較為(wei) 落後。後來,為(wei) 長期保持青稞新優(you) 良品種原有的遺傳(chuan) 基礎和純度,恢複並不斷提高品種種性,同時進一步擴大農(nong) 作物原良種繁殖麵積,加快青稞新品種的推廣進程,確保農(nong) 作物用種安全,帶動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2023年,青稞種植項目正式落地布貢村一組牧業(ye) 點,項目致力於(yu) 增強牧業(ye) 產(chan) 品的交流,提高勞務創收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布貢村一組村民經濟發展,提高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水平。革吉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石憲兵告訴記者,青稞的種類主要有白青稞、黑青稞、紫青稞。由於(yu) 黑青稞的營養(yang) 價(jia) 值普遍高於(yu) 其他種類的青稞,市場認可度普遍較高,因此,布貢村選擇種植黑青稞。“這裏水源豐(feng) 富、日照充足,所以這裏種出來的青稞製成的糌粑口味絕佳,很受歡迎。”石憲兵說,“我們(men) 估算了一下,黑青稞每畝(mu) 產(chan) 量250斤,市場價(jia) 每斤4元,除去人工機器費用,這個(ge) 項目的純收益預計近4萬(wan) 元。”

  目前,布貢村一組有69戶村民、240人集體(ti) 參與(yu) 了項目的種植,為(wei) 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今年4月初,布貢村一組青稞種植基地安排30餘(yu) 人在基地種植青稞,每人每天發放工資150元,期間澆水、收割、處理雜草等工作會(hui) 輪流安排村民,也會(hui) 按時發放相應工資,這一舉(ju) 措讓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ye) ,提高了收入。石憲兵告訴記者,其他地方的農(nong) 田大多是劃分到戶,村民自己種植自己的田地,但布貢村一組青稞種植基地這片農(nong) 田屬於(yu) 布貢村一組所有村民,所以大家都很珍惜。“雖然種植基地離布貢村一組現居地較遠,但現在家家戶戶都買(mai) 了車,來回還是很便利的。村民無事的時候也會(hui) 來田裏看看青稞,看到這一片滿載希望的田地生機勃勃,大家心裏都非常高興(xing) 。”

  由於(yu) 青稞的營養(yang) 價(jia) 值高於(yu) 稻米、玉米和一般小麥,除了製作成麥片粥、米花外還能製成糕點食用。收成時期,除了麥穗能售賣以外,秸稈還是一種很好的飼料作物,是高寒陰冷地區冬季牲畜的主要飼草。“青稞全身都是寶啊,希望今年有個(ge) 好收成,能讓村民們(men) 有可觀的收入。”石憲兵笑著說,“下一步,我們(men) 青稞種植基地也準備拓寬青稞產(chan) 品種類,將青稞製成更受市場歡迎的產(chan) 品,打開產(chan) 品的銷路,讓布貢村的青稞走向更遠的地方”

  據了解,布貢村一組青稞種植項目的落地實施,可以較長期地保持布貢村青稞原有的遺傳(chuan) 基礎和純度,對恢複並不斷提高該品種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不僅(jin) 提高了青稞良種的覆蓋率,也改善了區域農(nong) 作物種植結構,為(wei) 青稞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基地,也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微風拂過,青稞穗沙沙作響,演奏了一曲期待豐(feng) 收的歌謠,在山間清脆作響。藍天白雲(yun) 下,久美老人還在青稞田裏辛勤勞作,他抬頭望向那結滿果實的青稞,眼裏滿是喜悅,他喃喃地說:“今年肯定是個(ge) 豐(feng) 收年,我們(men) 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呀。”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格桑花盛開邊疆 西藏阿裏集體婚禮甜蜜上演

    日前,“邊守邊愛 格桑花盛開邊疆”集體婚禮在西藏阿裏地區舉行,5對新人在領導、同事的共同見證下喜結良緣、步入婚姻殿堂。 [詳細]
  • 西藏阿裏普蘭:歌唱幸福新生活

    陽光灑向岡仁波齊峰,它矗立在高原上,靜靜滋養著腳下的大地和人民。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攝  冰河消融,匯入孔雀河穀,千百年來,普蘭縣仁貢村的百姓們跳著孔雀舞,既惟妙惟肖地模仿著孔雀飲水的姿態,更表達對母親河的敬畏。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攝  普蘭縣仁貢村村民正在表演孔雀舞孔雀飲酒橋段。 [詳細]
  • 西藏阿裏:警地攜手,鑄牢邊境防控

    現場解說、情景模擬、實操演練……近日,西藏阿裏邊境管理支隊科加邊境派出所聯合普蘭鎮政府,組織80名護邊員開展集中培訓和野外拉練,全麵提升護邊員綜合能力素養。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