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雪域高原迎來最好時節。位於(yu) 日喀則市定日縣的“珠峰小鎮”,新城新景、風光別樣,遊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2021年,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珠峰腳下的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作為(wei) 上海市鬆江區援建的“珠峰小鎮”。因地處“環珠峰生態文化旅遊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這座過去無人問津的邊境小鄉(xiang) ,短短兩(liang) 年內(nei) ,一躍成為(wei) 國內(nei) 外遊客爭(zheng) 相前來“打卡”的“旅遊小鎮”;特別是每到登山旺季,吸引了大批登山探險人員匯集於(yu) 此,帶動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珠峰小鎮”的成功轉型,隻是西藏鄉(xiang) 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ge) 鮮明縮影。如今,步入雪域高原各鄉(xiang) 鎮、村居,都能見到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動場景,一幅幅鄉(xiang) 村美、文明興(xing) 的美麗(li) 畫卷正徐徐展開……
環境整治,打造宜居鄉(xiang) 村新景觀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曾經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的真實寫(xie) 照。“農(nong) 牧民住的都是土坯房或者石砌房,穩定性差;道路未硬化時,坑窪不平,雨後積水,路麵更是難行。”談起過去的狀況,當地幹部感歎地說。
這座位於(yu) 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麓的山鄉(xiang) 小鎮,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寬闊幹淨的街道四通八達,整齊宜居的小康房鱗次櫛比,牧民群眾(zhong) 的臉上笑逐顏開……
近幾年,浪卡子縣打隆鎮大力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先後投資3261.5萬(wan) 元,對全鎮周邊社區357戶農(nong) 房外立麵進行改造;投資2180萬(wan) 元,完善周邊6個(ge) 社區供水工程;完成林西7組、曲宗、曲龍等村居368畝(mu) 複墾複綠建設項目。
“近年來,打隆鎮紮實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zhuan) 項整治和小康村舊房拆除工作,針對一戶多宅、亂(luan) 堆亂(luan) 放等情況實施整治工作,完成283戶小康村同步搬遷舊房拆除工作和180戶農(nong) 村戶廁改造,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打隆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多吉旦巴說。憑借出色的整治成效,打隆鎮還榮獲山南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鄉(xiang) 鎮”流動紅旗。
近年來,全區各部門按照《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工作部署,自2019年啟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以來,成效卓著,一座座美麗(li) 鄉(xiang) 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wei) 實現2025年創建1000個(ge) 美麗(li) 宜居示範村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全區,像打隆鎮這樣環境優(you) 美、和諧宜居的鄉(xiang) 鎮越來越多,建設美麗(li) 家園、樹立文明新風逐漸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共識。據了解,自2020年開展創建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工作以來,全區已累計創建認定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505個(ge) ,完成總體(ti) 目標任務的50.5%;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總數達到12個(ge) 。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跑出群眾(zhong) 幸福“加速度”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應有之義(yi) ,為(wei) 鄉(xiang) 風文明提供物質基礎。近年來,全區聚焦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把培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增強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的重要支撐,充分挖掘各鄉(xiang) 鎮資源潛力,鼓勵支持農(nong) 牧民發展庭院經濟,最大限度吸納群眾(zhong) 就近就便就業(ye) 實現增收。
昌都市左貢縣利用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和文化特色,鼓勵當地群眾(zhong) 在國道318沿線開設“林卡”,就是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ge) 有益嚐試。
盛夏時節,陽光明媚、林木蔥蘢,正是發展“林卡”經濟的好時段。近日,來自廣東(dong) 中山的萬(wan) 先生自駕進藏,途經左貢縣“德吉林卡”時,特地停下來,體(ti) 驗了一把過“林卡”的獨特趣味。“這裏環境幽靜、空氣清新,藏式風情迎麵撲來,很愜意。”萬(wan) 先生說。
“林卡”經濟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德吉林卡”服務員阿瓊今年18歲,即將踏入大學生活,她利用暑假時間來“德吉林卡”做兼職,包吃包住,每月還能拿到工資3500元。“不僅(jin) 可以鍛煉自己,還能賺取一份薪水,積攢大學期間的生活費。”當記者問起在此務工的感受,阿瓊開心地說。
“德吉林卡”距離左貢縣10公裏,不僅(jin) 是遊客“打卡”地,也成為(wei) 縣城老百姓的周末聚會(hui) 之所;生意紅火,應接不暇,讓年輕的老板洛鬆成烈樂(le) 得合不攏嘴。他說:“多虧(kui) 這幾年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鄉(xiang) 村環境變好了,處處都是好風光,讓鄉(xiang) 村旅遊成為(wei) 拓寬收入的新路子。現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創業(ye) 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左貢縣借助美麗(li) 鄉(xiang) 村生態優(you) 勢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是西藏近年來“文旅興(xing) 鄉(xiang) ”的一個(ge) 鮮明寫(xie) 照。放眼全區,山南市紮西曲登社區、拉薩市章多網紅“林卡”、林芝市嘎拉村等,或依托傳(chuan) 統文藝表演、或憑借優(you) 美環境、或通過自然景觀,因地製宜發展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轉化為(wei) 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
文明新風,吹遍雪域千山萬(wan) 水間
“太棒了!表演很到位,特別喜歡。”前不久,在那曲市聶榮縣紮西社區居委會(hui) ,一場別開生麵的鍋莊舞拉開序幕。演員們(men) 整齊的舞步、誇張的表情,引得全場笑聲不斷。
這場演出,是社區居民通過“點單”方式得來的。紮西社區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達桑拿著一份名為(wei) 《聶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誌願服務“訂單”表》,向記者介紹,居委會(hui)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根據居委會(hui) 上報的群眾(zhong) 需求填寫(xie) “訂單”表,上交給聶榮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由聶榮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配單”,提供服務。
聶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以樹文明新風、改陳規陋習(xi) 、建村規民約、興(xing) 優(you) 秀文化、美村容村貌為(wei) 主要內(nei) 容,以“配單”形式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文藝演出、環境清掃、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類誌願服務活動,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提供便利。
放眼全區,一道道由各族群眾(zhong) 參與(yu) 構築起來的文明生活新景觀,正在逐漸形成——
阿裏地區革吉鎮發動群眾(zhong) 參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家庭內(nei) 務清潔評比活動,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評比項目包括客廳收拾、灶屋清理、廁所清洗、床鋪折疊、鞋子擺放、衣物晾曬、院子清掃、雜物堆放等;
林芝市察隅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定期組織誌願者開展“五下鄉(xiang) ”、縣城周邊衛生整治、村居環境衛生大掃除、清理河道垃圾、平整放牧道路、維修水渠、扶貧幫困等誌願服務活動;
昌都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節點,廣泛開展“3+N”誌願服務活動送溫暖,“我愛大自然、還我綠色家園”環境衛生清掃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chuan) 宣講送健康”誌願服務活動;
……
建設美麗(li) 家園、樹立文明新風已成為(wei) 西藏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共識。隨著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不斷推進,越來越多頗具特色、設施完善、幸福宜居的鄉(xiang) 鎮、村居逐步建成,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