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工人對岸坡防護生態袋進行養(yang) 護。劉浩 攝
沿著護坡往聶當方向走,河中小島有成群野鴨棲息,岸坡上長出了茂盛草叢(cong) ,生機勃勃。
近日,記者來到拉薩河穀大佛島,往日砂石遍地、塵土滿天的景象已不複存在。這得益於(yu) 拉薩河穀(堆龍以西)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的實施。
作為(wei) 雅魯藏布江最大支流、拉薩人民的“母親(qin) 河”,拉薩河的生態事關(guan) 群眾(zhong) 福祉。侵蝕崩塌、水土流失以及洪水穿島而過,導致大量泥沙沉積和沙化問題,困擾拉薩河穀大佛島已久。
今年1月,由中國水電基礎局承建的拉薩河穀(堆龍以西)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正式啟動,包括岸坡防護和采砂降灘兩(liang) 部分。其中,岸坡防護長度13.65公裏,采砂降灘區3600多畝(mu) 。
這是一場和洪水賽跑的工程。
根據往年的氣候情況判斷,拉薩河流域在6月進入主汛期,拉薩河水位隨時可能上漲。屆時,采砂降灘工程將受雨水影響無法正常施工。如何趕在汛期之前把工作完成?
為(wei) 搶抓工期,項目施工方多次同拉薩市、周邊村委會(hui) 溝通,協調施工車輛,第一時間打通運輸通道。2月份,100多輛施工設備同時開工。
經過半年治理,到今年7月底,主體(ti) 工程全麵完工,有效避免了汛期帶來的施工壓力,確保了該工程不降質量、不誤工期。拉薩河(堆龍段)河岸泥沙沉積、沙化現象得到整治。近日,拉薩市大佛島的護岸生態袋鋪設工作完成,標誌著拉薩河穀(堆龍以西)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全麵完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岸邊整齊地碼著生態袋。“這些生態袋裏裝著種植土、蘑菇肥以及植物草種,對於(yu) 硬質坡體(ti) 或石質坡體(ti) 具有很好的修複作用。經過雨水澆灌後,隻需大約15天,生態袋裏的草種就會(hui) 破土發芽,袋子裏的土壤還能為(wei) 植被生長提供足夠肥料,從(cong) 而起到遏製土壤沙化、為(wei) 河岸增綠的作用。”該工程項目負責人王贇介紹說。
整體(ti) 工程的成功實施,讓拉薩河穀(堆龍以西)沙化問題得到有力遏製,約8000畝(mu) 閑置土地資源成為(wei) 拉薩市未來綠色空間拓展、生態格局優(you) 化的重要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