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古籍走近大眾(zhong) ——布達拉宮古籍文獻研究成果新書(shu) 發布會(hui) 在拉薩舉(ju) 行。發布會(hui) 上,由布達拉宮管理處曆屆古籍文獻普查研究人員整理編纂的《布達拉宮第一藏書(shu) 閣文獻目錄》《布達拉宮古籍文獻研究論文集》等係列叢(cong) 書(shu) 首次與(yu) 拉薩讀者“見麵”。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布達拉宮9月28日最新發布的古籍文獻研究成果係列叢(cong) 書(shu)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布達拉宮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古籍文獻收藏單位,目前登記在冊(ce) 有漢、藏、滿、蒙、梵等多文種珍貴古籍文獻近4萬(wan) 函,其中包括近3萬(wan) 葉、460多函貝葉經珍品。
“古籍文獻是多種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具有極高的曆史、科學、文化價(jia) 值,是構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普智說,“此次發布的《布達拉宮第一藏書(shu) 閣文獻目錄》《布達拉宮古籍文獻研究論文集》《布達拉宮館藏格魯派古籍文獻目錄》以及《守望布達拉宮》《布達拉宮藏品保護與(yu) 研究—古籍文獻研究》五本書(shu) ,將為(wei) 進一步推動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和西藏古籍文物闡釋起到積極作用。”
布達拉宮管理處班旦次仁博士說,此次出版的《布達拉宮第一藏書(shu) 閣文獻目錄》內(nei) 容涉及俱舍論、宗教源流、人物傳(chuan) 記等,所有目錄均為(wei) 首次公開出版。此外,該目錄還在顯密古籍文獻名稱、作者、頁數、行數、編號、字體(ti) 、殘缺情況等做了全麵細致的記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