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駝鈴聲聲響 紅旗進高原——第一麵進入拉薩國旗背後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3-10-05 09:00:00 來源: 新華社

  從(cong) 茶卡鹽湖出發順著國道G109一路向西,拐進省道S2013,行車不過20分鍾,在草灘遠處出現了一片被大樹包圍的建築,這裏就是莫河駱駝場。

  在莫河駱駝場的禮堂旁,是由20世紀60年代莫河駱駝場老會(hui) 議室改造成的莫河駱駝場青藏駝隊曆史陳列館,在陳列館最顯眼的地方,掛著第一麵扛進拉薩的五星紅旗(仿製品),這麵一米五見方的紅旗由多塊紅布拚接而成,不太規整的黃色五角星是用黃布剪成縫補上去的。莫河駱駝場青藏駝隊曆史陳列館館長張存虎介紹,這麵國旗是解放軍(jun) 第一次開赴拉薩前,由戰士和駝工們(men) 共同製作的。


第一麵扛進拉薩的五星紅旗(仿製品)。新華社記者 李彥南 攝

  1951年5月23日,隨著《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簽訂,西藏和平解放,解放軍(jun) 分三路進駐西藏。1951年8月,西北軍(jun) 區派遣第十八軍(jun) 獨立支隊由青海香日德出發開赴西藏拉薩。

  “當時,獨立支隊的政委是慕生忠,這也是慕生忠同誌第一次進藏。”張存虎介紹,為(wei) 給獨立支隊進藏提供後勤保障,西北軍(jun) 區組織起由2萬(wan) 多頭(隻)牲畜、3000餘(yu) 名戰士和駝工組成的運輸隊伍。“這是莫河駱駝場老駝工們(men) 扛著國旗第一次向西藏進發。”

  聽著頭駝的聲聲駝鈴,跟著紅旗向前的腳步,綿延數公裏的駝隊邊走邊探路,翻過白雪覆蓋的巴顏喀拉山,蹚過布滿水窪沼澤的黃河源區,於(yu) 1951年12月抵達拉薩。

  “從(cong) 1951年8月上旬開始,駝工們(men) 走了4個(ge) 月,行程近2000公裏,總共運糧400萬(wan) 斤,數百名隊員犧牲在進藏途中,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牲畜更是損失嚴(yan) 重,平均每前行500米就有一頭牲畜倒下。”張存虎說,倒下的牲畜成了後麵隊伍的“路標”,駝工們(men) 沒有停下腳步,渴了餓了,就抓起一把炒麵,嚼幾個(ge) “雪豌豆(冰雹)”;又冷又困,就睡在駱駝脖子底下。他們(men) 當時隻有一個(ge) 信念,不管再難再險,也要舉(ju) 著國旗前進,將物資運抵拉薩。

  1953年,駐藏部隊糧食告急,為(wei) 緩解西藏物資緊張情況,中共中央西北局緊急組建西藏運輸總隊,在原有基礎上將駝隊擴充至駱駝2.8萬(wan) 峰,駝工數千名。甘肅小夥(huo) 李得瑜就是新駝工之一。

  1953年11月,西藏運輸總隊的駝隊陸續從(cong) 青海香日德出發緊急馳援西藏。


1953年進藏時使用的膠輪大車。(莫河駱駝場供圖)

  一路上,大地被冰雪覆蓋,駱駝吃不到草,好不容易碰上一片草灘,還都是長著尖刺的植物,不少原本膘肥體(ti) 壯的駱駝瘦成了骨架,越來越多的駱駝倒下去了。在惡劣的環境下,駝工們(men) 也扛不住了,一個(ge) 接一個(ge) 倒下。“但我們(men) 不能停,西藏的軍(jun) 民還等著這批糧食。”李得瑜說。

  僅(jin) 僅(jin) 用了54天,駝工們(men) 徒步1438公裏,將第一批近100萬(wan) 斤糧食突擊運抵西藏,西藏的糧食危機化解了。

  回憶起那段經曆,李得瑜紅了眼眶,當時他跟隊友拉著15峰駱駝從(cong) 山上下來,遠遠地看到山腳下的那曲,這兩(liang) 個(ge) 滿身風雪的駝工相擁而泣,他們(men) 牽著駱駝,盯著遠處樓房上的五星紅旗疾步前行,近兩(liang) 個(ge) 月的生死征途,在看到國旗的一瞬間終於(yu) 畫上句號。

  據統計,此次任務出發時有2.8萬(wan) 峰駱駝,順利返回的不足2000峰,駱駝死亡率超過90%。換算下來,相當於(yu) 每運進西藏5袋麵粉就要犧牲1峰駱駝。

  這個(ge) 幾乎將全國的壯年駱駝消耗殆盡的運輸任務,也成了修築青藏公路的原因之一。

  1954年5月,1200名老駝工跟隨慕生忠將軍(jun) ,用了7個(ge) 月零4天,打通了青藏公路,自此,進藏的聲聲駝鈴成了曆史。

  70多年過去,第一麵進入西藏拉薩的五星紅旗作為(wei) 國家一級文物被妥善保管,70年前成立的西藏運輸總隊也早已成為(wei) 曆史,隨著青藏高原交通路網不斷優(you) 化完善,前往拉薩之路已成坦途。

  近年來,青海著力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和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位於(yu) 草原深處的莫河駱駝場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旅遊、畜產(chan) 品加工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在莫河駱駝場開花結果,這個(ge) 建在紅旗下的駱駝場正煥發出蓬勃向上的“新生機”。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