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傳統藏醫藥煥發生機

——西藏推進藏醫藥產業發展工作一瞥

發布時間: 2023-10-16 09:19: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創建國家中醫醫學中心(藏醫)是黨(dang) 中央推進藏醫藥事業(ye) 發展作出的部署。近年來,西藏把聚焦建設世界一流的藏醫藥研究平台、一流的藏醫藥大學、一流的藏醫藥企業(ye) 、一流的藏醫醫療中心作為(wei) 目標,在藏醫藥的人才培養(yang) 、科研攻關(guan) 、服務能力等方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治區藏醫院院長次仁說。

  為(wei) 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著力提升西藏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今年5月,自治區政府製定下發《西藏自治區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工作方案》,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配套文件,將藏醫藥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八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之一高位推動。根據藏醫藥在康養(yang) 領域的獨特優(you) 勢,將康體(ti) 項目納入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

  自治區衛健委主任格桑玉珍介紹,今年以來,藏醫藥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組及各成員單位真抓實幹,開拓創新,有力推動了西藏藏醫藥產(chan) 業(ye) 各項工作。康體(ti) 工作取得積極成效,1—7月,17家藏藥企業(ye) 總產(chan) 值17.15億(yi) 元,同比增長21.56%;不斷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藏藥材種植試點工作,甘露藏藥集團目前已試點種植5個(ge) 品種,麵積達25畝(mu) ;持續推進藏藥材資源保障工作,米林現代農(nong) 業(ye) 藏藥材產(chan) 業(ye) 園已認定為(wei) 自治區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加查縣藏藥材基地建設完成70%,朗縣藏藥材基地完成竣工驗收,同時加強了藏藥材進口工作;藏藥標準化體(ti) 係建設不斷完善,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藏醫藥企業(ye) 改製重組工作穩步推進;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長,內(nei) 容不斷充實。

  創新是企業(ye) 發展的源頭活水,藏醫藥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西藏不斷加強對科研創新工作的指導,鼓勵企業(ye)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藏醫藥科研成果轉化。按照自治區的安排部署,自治區科技廳專(zhuan) 題研究西藏藏醫藥研究中心籌建工作,並編製了《西藏藏醫藥研究中心籌建工作方案》,各相關(guan) 部門積極主動受領任務,努力打造西藏集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藏醫藥研究機構。

  自治區科技廳通過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zhuan) 項資金項目和2023年自治區科技計劃,支持藏醫藥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15個(ge) ,支持資金1576萬(wan) 元,帶動投入6436萬(wan) 元。重點支持開展“拉美丸”“十味乳香散”“九味防瘟丸”“二十五味綠絨蒿丸”“羅堆多吉”5種已上市優(you) 勢品種療效、安全評價(jia) 研究,支持開展白肉靈芝創新大健康產(chan) 品開發研究。通過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支持,首個(ge) 藏醫專(zhuan) 用醫療器械產(chan) 品實現市場化轉化;藏醫藥配方配伍解析理論方法研究首次全麵闡述了藥物、藥品的概念及來源等。

  自治區藥監局依托國家中藥(藏藥)質量控製重點實驗室開展了《西藏亞(ya) 大黃降脂活性成分及作用機製研究》等11個(ge) 項目立項研究,其中4個(ge) 項目已結題,7個(ge) 項目正積極開展。同時,參加了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第二批3個(ge) 重點項目研究。加快藏藥信息化建設,中國藏藥資源庫平台於(yu) 2023年4月6日正式啟動上線,截至目前共錄入 1541種藥材的文字信息、完成審核共發布319種,錄入590首方劑信息、完成審核並發布523首,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促進藏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自治區已作出規劃,將著力打造以藏醫藥研究中心為(wei) 核心的‘1+N’創新網絡體(ti) 係,讓藏醫藥的‘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通起來。下一步,我們(men) 將盯緊目標任務,加快補齊短板,著力推進藏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格桑玉珍表示。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