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是全球十五種鶴類中,唯一在高原地區繁殖和越冬的鶴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西藏那曲申紮縣這一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了解“高原精靈”黑頸鶴的越冬遷徙。
10月21日,黑頸鶴在西藏那曲市申紮縣買(mai) 巴鄉(xiang) 附近的濕地覓食。 李林 攝
據悉,黑頸鶴在西藏分布十分廣泛。隨著黑頸鶴生存環境的不斷改善,黑頸鶴的種群數量持續增長。根據2020年完成的相關(guan) 調查顯示,黑頸鶴夏季種群數量為(wei) 10646隻。
申紮縣地處羌塘草原,這裏廣袤的草原和密集的湖泊,為(wei) 黑頸鶴、藏羚羊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豐(feng) 富的食物和充沛的水源。每年三四月份,黑頸鶴便會(hui) 從(cong) 越冬地飛抵申紮,尋找一片心儀(yi) 的濕地,安家落戶,並在這裏“結婚生子”養(yang) 育兒(er) 女,冬天來臨(lin) 前前往越冬地,來年又返回。
10月21日,黑頸鶴在西藏那曲市申紮縣買(mai) 巴鄉(xiang) 附近的濕地覓食。 李林 攝
塔青是一名申紮縣的野保員,從(cong) 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已經14年。他說:“今年3月底,黑頸鶴就飛到我們(men) 這裏來了,比往年稍早一些。6月份,我們(men) 周邊的野保員就發現了黑頸鶴產(chan) 卵的情況,9月底它們(men) 便慢慢遷徙到更溫暖的地方了。”
十餘(yu) 年間的保護,塔青欣喜地看到了這裏的變化。“以前野生動物是很害怕人類的,它們(men) 基本上不會(hui) 出現在人類視野內(nei) ,更別說靠近了。經過這些年的保護工作,現在我們(men) 能隔著500米左右就能觀察到它們(men) 。”
10月21日,黑頸鶴在西藏那曲市申紮縣買(mai) 巴鄉(xiang) 附近的濕地“翩翩起舞”。 李林 攝
隨著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牧民的思想也有所轉變。“與(yu) 十幾年前相比,如今有更多牧民主動加入我們(men) 野保員的隊伍。從(cong) 2006年到現在,申紮縣沒有發生過任何一件傷(shang) 害野生動物的情況。”塔青自豪地說。
有了野保員們(men) 的“護航”以及西藏近年來加強對黑頸鶴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其種群一直呈現增長趨勢。目前,西藏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麵積達43.21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5.94%,給黑頸鶴提供了最大最重要的棲息、繁殖、越冬地。
10月中下旬,申紮縣的黑頸鶴已陸續飛往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越冬,在那裏,黑頸鶴也將得到野保員們(men) 的精心守護,並以它們(men) 獨特的方式,適應並應對季節的變化。
看著遠飛的鶴群,塔青略有不舍地說:“希望它們(men) 安全越冬,我在這裏等著它們(men) 明年再飛回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