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進一步弘揚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豐(feng) 富黨(dang) 員學習(xi) 教育形式,激發援藏教師的責任擔當,近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第六黨(dang) 支部組織援藏教師們(men) 利用周末時間與(yu) 學校全體(ti) 黨(dang) 員走進林周縣黨(dang) 員黨(dang) 性教育基地(林周農(nong) 場場部舊址),重溫崢嶸歲月,接受革命文化和紅色精神洗禮。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wei) ,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在遙遠邊疆把根紮,從(cong) 金水橋畔出發,駛向雪域邊陲……”據悉,始建於(yu) 1966年的林周農(nong) 場是當地幹部群眾(zhong) 、進藏幹部和知青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建設而成,它記錄了昔日熱火朝天的生產(chan) 場景,也見證了如今西藏的繁榮穩定。在農(nong) 場講解員的講解下,援藏教師和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全體(ti) 黨(dang) 員先後參觀了林周農(nong) 場場部舊址辦公區、住宿區等紅色遺址。每到一處,大家都認真聆聽講解,仔細觀看每一個(ge) 展板,尤其是看到農(nong) 場知青和當地群眾(zhong) 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生產(chan) 勞動畫麵時,援藏教師們(men) 深受感動,更加深刻領會(hui) 了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內(nei) 涵。參觀結束後,學校全體(ti) 黨(dang) 員在林周農(nong) 場禮堂前舉(ju) 行了重溫入黨(dang) 誓詞儀(yi) 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