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在西藏阿裏陝西實驗學校讀五年級的益西群措來說,今年冬天格外“好過”。
“自從(cong) 有了暖氣,我再也不會(hui) 因為(wei) 手指凍僵而寫(xie) 不好字,也不用穿著臃腫的棉衣上課。”11歲的益西群措說,“學校就像家一樣溫暖。”
阿裏陝西實驗學校副校長尼瑪桑姆介紹,學校共46間教室,全都接通了集中供暖管網,冬春季室內(nei) 溫度能維持在20攝氏度。此外,學生宿舍也實現了石墨烯電地暖供暖。
阿裏陝西實驗學校的學生在教室上課(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攝
阿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夏季短、冬季長,晝夜溫差大,溫度最低時可達零下30攝氏度。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投入資金30.85億(yi) 元實施學校供暖全覆蓋工程。同時,加快推進1699所高海拔學校實現清潔能源高效供暖,覆蓋在校學生27萬(wan) 人。截至目前,西藏各級各類學校實現了供暖全覆蓋。
在距離阿裏陝西實驗學校約50公裏的噶爾縣紮西崗鄉(xiang) 幼兒(er) 園裏,12名4至6歲的孩子在玻璃暖廊裏搭積木、做遊戲,外麵的風雪和寒氣絲(si) 毫影響不了他們(men) 的熱情。
園長白瑪康珠介紹,從(cong) 今年春季學期以來,所有房間都實現了電供熱,保證學生在園期間的室內(nei) 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
“以前常有孩子因為(wei) 天氣太冷穿得太多,解手時來不及脫褲子尿在身上,而且臃腫的穿著還影響活動和遊戲。”白瑪康珠說,供暖所需基礎設施和用電全都由自治區和地方財政保障,有了暖氣以後,放寒假的時間從(cong) 原來的11月初延遲到12月中旬。
噶爾縣紮西崗鄉(xiang) 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在做遊戲(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攝
學生家長旺久頓珠說,秋季學期延長之後,孩子能學到更多知識,家長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忙工作。
走進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市班戈縣加瓊鎮小學,玻璃暖廊裏的花草樹木枝繁葉茂。“現在不管外麵有多冷,我們(men) 都可以穿著輕便的衣服在暖廊裏學習(xi) 、活動了。”學生才旺拉姆說,暖廊裏的花草樹木,給校園生活增添了色彩。
那曲市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最冷時可以達到零下30攝氏度。2011年,那曲市開始實施玻璃暖廊項目,目前已實施學校達117所,涉及麵積54261平方米。同時,那曲市落實集中供暖學校達139所,覆蓋供暖校舍約84.85萬(wan) 平方米,受益學生達8.37萬(wan) 人。
在即將落成的獅泉河鎮幼兒(er) 園前,阿裏地區教育局局長張文霞說,地區積極、充分利用本地豐(feng) 富的太陽能資源為(wei) 園區提供空氣源熱泵供暖,接下來會(hui) 將此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供暖方式推廣到更多校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