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多種供暖模式確保居民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 2023-11-18 09:36:00 來源: 西藏商報

  每年供暖季的供熱工作都是廣大市民高度關(guan) 注的問題,既是服務,更是保障。近日,記者從(cong)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獲悉,近年來,西藏不斷推進高海拔地區供暖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25個(ge) 縣(市、區)城區供暖項目,在建8個(ge) 縣(市、區)城區供暖項目,覆蓋總供暖麵積3224萬(wan) 平方米,覆蓋人口達70萬(wan) 人,占全區人口的19.2%。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冬季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冬季平均氣溫為(wei) 零下3.9℃,極端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6.4℃,全年低於(yu) 5℃的時間長達200天,大部分地區為(wei) 高寒高海拔低壓缺氧地帶。因此,西藏在高海拔地區實施供暖工程十分有必要。

  2012年,拉薩市在全區率先實施城市供暖工程。11年過去了,拉薩市天然氣居民用戶已發展到14.91萬(wan) 戶,非居民用戶達654戶。目前,拉薩已建立以天然氣為(wei) 主,電、太陽能、熱泵等清潔能源相互補充的能源結構,形成穩定、清潔、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源體(ti) 係,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提升了城市吸引力,改善了投資環境,促進了拉薩經濟可持續發展。家住拉薩市城關(guan) 區嘎瑪貢桑街道的達珍老人說,拉薩的冬天充滿了陽光,不僅(jin) 白天陽光燦爛,晚上也暖意融融。采用天然氣取暖、做飯,居民生活成本大幅度降低,買(mai) 罐換氣、薪柴取暖既貴且費的時代早就一去不複返了。

  阿裏地區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的屋脊”,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阿裏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海拔超過4200米,全年氣溫低於(yu) 0℃的時間長達217天,曆史最低氣溫紀錄為(wei) 零下36.7℃。2016年,獅泉河熱電聯產(chan) 集中供熱項目正式啟用,獅泉河鎮群眾(zhong) 告別了燒牛糞等傳(chuan) 統取暖方式,用上了清潔能源,溫暖過冬。

  今年10月中旬,一場大雪讓那曲市“一夜入冬”,但當地居民並不擔心——羽絨服穿上了,家裏的暖氣也打開了。那曲市處於(yu) 藏北高原高寒地帶,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年平均氣溫僅(jin) 有1至2℃,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30℃,冬季漫長。為(wei) 解決(jue) 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冬季取暖問題,2016年,中國海拔最高的供暖工程——西藏那曲鎮集中供暖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真正解決(jue) 當地居民的供暖問題。目前,那曲市尼瑪、雙湖、安多、聶榮、申紮、嘉黎等縣和高海拔鄉(xiang) 鎮供暖工程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在寒冷的冬天給當地居民送去了溫暖。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已實施的縣(市、區)城區集中供暖項目采用天然氣、燃煤、地熱能、太陽能光熱、電供暖、空氣源熱泵、生物質等多種形式。其中拉薩市城關(guan) 區以天然氣供暖為(wei) 主,那曲市、阿裏地區采用燃煤熱電聯產(chan) 或燃煤鍋爐、電鍋爐及生物質鍋爐供暖,日喀則市、山南市、林芝市及昌都市下轄部分縣(區)兼有太陽能光熱、電鍋爐、空氣源熱泵、生物質鍋爐、燃煤鍋爐等形式。在建的供暖項目主要有地熱、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等形式。

  下一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將加快推進自治區供暖規劃出台和落實;建立可持續的市場化運營機製;充分論證項目技術路線,嚴(yan) 格把控項目實施期限,強化項目資金落實,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加快全區邊境縣(市、區)城區、海拔4000米以上縣(市、區)城區實施清潔供暖全覆蓋,在確定技術實施方案可行的情況下,優(you) 先推進項目落地。加快研究出台清潔能源供暖配套政策,鼓勵從(cong) 事清潔能源供暖的大型專(zhuan) 業(ye) 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清潔供暖項目,進一步推動全區清潔能源供暖事業(ye) 發展。

  新聞+

  拉薩341所公辦學校實現集中供暖

  11月15日,拉薩市正式開啟集中供暖。學校冬季供暖問題不僅(jin) 關(guan) 係著學生的成長和學習(xi) ,也牽動著所有家長的心。近日,記者從(cong) 拉薩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拉薩市341所公辦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及幼兒(er) 園)實現集中供暖。

  “目前,墨竹工卡縣中學已經開始集中供暖,老師和同學們(men) 上課時再也不用穿著厚重的羽絨服了。”墨竹工卡縣教育局工作人員邊羅介紹,不隻是教室,學生食堂、宿舍裏也是溫暖如春,今年師生們(men) 可以溫暖過冬了。邊羅介紹,墨竹工卡縣中學集中供暖項目是在原有校舍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采用太陽能板+空氣源熱泵供暖工藝,供暖總麵積約為(wei) 37304.08平方米,涵蓋教學樓、實驗樓、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教工宿舍等。

  在拉薩市實驗幼兒(er) 園,記者剛踏入教學樓走廊,便感到一陣暖流迎麵而來。暖洋洋的教室裏,孩子們(men) 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畫畫、做手工。2014年,拉薩市實驗幼兒(er) 園開始使用燃氣熱水鍋爐集中供暖,供暖麵積為(wei) 7800平方米。“目前,教室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孩子們(men) 走進教室後,基本不需要穿厚外套或羽絨服。”拉薩市實驗幼兒(er) 園安委辦主任次多介紹。

  拉薩市暖心供暖供氣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紅軍(jun) 介紹,在拉薩市集中供暖季開始之前,公司已經對所有負責維護的學校進行了安全隱患全麵排查,組織專(zhuan) 業(ye) 人員對鍋爐、配電係統、供暖係統、燃氣係統等進行維護、檢修和保養(yang) 。同時,對相關(guan) 工作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保證設備在供暖過程中安全、穩定運行,滿足學校師生的供暖需求,為(wei) 學校師生溫暖過冬保駕護航。

  據了解,目前,拉薩市已有341所公辦學校實現了集中供暖,供暖方式包括天然氣、地熱能、太陽能光熱、電供暖、空氣源熱泵等多種形式。記者了解到,今年拉薩市在建或計劃建設的學校也已納入供暖保障範圍,讓學生入學後即可享受到冬季供暖,確保廣大學生溫暖、安全、舒適過冬。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