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會(hui) 成功的!”11月21日,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援藏專(zhuan) 家閆朝武教授一邊在同事幫助下穿上沉重的鉛衣、套上手術服,一邊給同事鼓勁兒(er) 打氣。
“9歲的病人旦增卓瑪,因為(wei) 肺動脈瓣狹窄造成右心衰竭,跨瓣壓差超過120毫米汞柱,嚴(yan) 重影響生長發育,手術後會(hui) 得到大幅改善。”閆朝武說,“今天做的手術,與(yu) 普通的肺動脈瓣手術不同,這類手術在國內(nei) 乃至全球開展得都很少,屬於(yu) 高難度的手術。但是我有信心,手術一定會(hui) 成功。”
手術過程中,閆朝武教授一邊指導同事進行手術操作,一邊緊盯顯示屏密切關(guan) 注患者的生命體(ti) 征變化。經過50分鍾的緊張手術,全區第一例肺動脈瓣狹窄介入治療順利完成!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髒病中心的閆朝武,計劃在一年的援藏時間裏,為(wei)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帶出更多的徒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閆朝武說:“時間很短,我會(hui) 盡量在做好常規手術的同時,帶領同事嚐試更多複雜病例,把更多先進技術留在高原。”
2015年起,中共中央組織部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北京協和醫院作為(wei) 牽頭醫院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目前,已有9批援藏醫療隊隊員接力援藏。醫療人才組團援藏支撐起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大病兜底、300多種大病不出藏的底氣。自治區人民醫院的五大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掛牌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成為(wei) 中國創傷(shang) 救治聯盟創傷(shang) 救治中心建設單位,危重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通過自治區複審。以自治區人民醫院為(wei) 牽頭單位的醫聯體(ti) ,築起高原人民生命的安全線。
通過“以院包科”“師帶徒”等方式,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有效提升了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更多專(zhuan) 科門診得以建立,為(wei) 患者帶來較好的服務體(ti) 驗感。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彭斌介紹,在過去一年中,自治區人民醫院申報新技術新項目19項;新增帕金森、血管外科等7大專(zhuan) 科門診,醫院診療服務不斷完善。“我們(men) 提倡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已經建立了方便群眾(zhong) 就醫的一站式服務大廳。為(wei) 更好了解群眾(zhong) 在就醫過程中的意見,今年設立了院領導接待日,還通過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加強導醫培訓等方式,提升醫院服務水平、提高群眾(zhong) 就醫滿意度。”彭斌說。
要“輸血”還要“造血”。過去一年間,北京協和醫院與(yu)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雙向培養(yang) 人才。援藏專(zhuan) 家與(yu) 帶教的數十名本地骨幹醫護人員簽訂“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幫帶協議書(shu) ,通過“小講堂”、師徒溝通會(hui) 等方式規範培養(yang) 年輕醫師綜合能力。自治區人民醫院先後派出兩(liang) 批次24名醫務人員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三個(ge) 月到一年時間不等的進修學習(xi) ,為(wei) 西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
彭斌介紹,自治區人民醫院通過深化醫聯體(ti) 、專(zhuan) 科聯盟合作,依托學會(hui) 及協和大後方,成功舉(ju) 辦了多場品牌學術會(hui) 議,輻射人數近4000人,“朋友圈”持續擴大。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召開了第八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工作總結暨表彰會(hui)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彭斌帶領的第八批援藏醫療隊隊員在醫療管理提升、“造血式”幫扶、區域輻射、大病兜底、學術引領及平台支撐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彭斌等10人獲得“援藏特殊貢獻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