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西藏阿裏地區,最低氣溫已降至零下十多攝氏度。近日,西藏阿裏邊境管理支隊日土邊境派出所社區警務隊民警次仁羅布和張天宇驅車1個(ge) 多小時,為(wei) 牧民白瑪多吉剛出生的兒(er) 子送證上門。
這是日土邊境派出所民警平常的一天。該邊境派出所轄區位於(yu)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西北部,喀喇昆侖(lun) 山和岡(gang) 底斯山支脈橫穿全境。日土縣是半農(nong) 半牧的邊境縣,農(nong) 牧民居住分散,出門辦事極為(wei) 不便。
圖為(wei) 西藏阿裏地區日土鎮。任博 攝
派出所教導員沈小川說,針對轄區實際情況,派出所汲取“浦江經驗”和“楓橋經驗”推出“背包警務”模式,讓民警多跑路,民眾(zhong) 少跑路,提高民警矛盾糾紛化解、處警辦案能力和服務群眾(zhong) 能力水平。
“我店裏有人發生口角,快打起來了,你們(men) 趕緊過來。”11月10日,派出所接到轄區一餐館負責人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後了解到,在餐館會(hui) 麵的朱先生和郭先生因工程問題產(chan) 生糾紛,後矛盾升級至肢體(ti) 衝(chong) 突。
民警到場後分別聽取雙方的訴求、意見,又對雙方進行安撫,緩解緊張情緒,並結合矛盾事實,耐心說理,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感謝你們(men) 費心調解,我們(men) 很滿意,這事從(cong) 現在開始就過去了,辛苦你們(men) 了。”雙方對民警的調解表示感謝。
近年來,日土邊境派出所轄區內(nei) 工程施工逐漸增加,派出所主動將警務工作前移,及時把各類矛盾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並與(yu) 工地企業(ye) 建立了規範化的警商溝通渠道,充分聽取企業(ye) 的意見建議,製定辦事清單,對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解決(jue) 、第一時間反饋,切實為(wei) 施工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
今年,該派出所先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29起,下放家庭暴力告誡書(shu) 3份,排查安全隱患20餘(yu) 處,實現矛盾化解率達100%。
圖為(wei) 日土邊境派出所民警上門為(wei) 出行不便的民眾(zhong) 辦理證件。任博 攝
2022年2月,派出所民警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日土村村民土旦尼瑪因小時候摔傷(shang) 導致下半身癱瘓,無法前往派出所駐地辦理更新身份證,了解這一情況後,戶籍民警立即從(cong) 背包中拿出相機,布置好背景布,將土旦尼瑪扶起倚靠在牆邊完成拍照。戶籍民警在辦好身份證後,再次上門將證件交到當事人手中。
為(wei) 了幫助轄區老年人、殘疾人及時補辦二代居民身份證,戶籍民警利用周末,將照相機、電腦等辦證設備背到民眾(zhong) 家中進行拍照、采集,為(wei) 農(nong) 牧民上門辦證。
“我們(men) 所的‘背包警務’把‘最多跑一次’升級到‘一次都不跑’,創新舉(ju) 措節約了轄區農(nong) 牧民和施工企業(ye) 員工的時間。”派出所戶籍民警元登說。
圖為(wei) 11月27日,西藏阿裏日土邊境派出所“背包民警”入戶走訪。任博 攝
今年以來,日土邊境派出所共上門為(wei) 轄區農(nong) 牧民辦理身份證18次,為(wei) 老年人和殘疾人辦證5次,為(wei) 外來務工人員辦理暫住證616份。
派出所教導員沈小川說,一個(ge) 普通背包,裏麵裝滿的是民意、民憂和民情,日土邊境派出所將通過行走的“背包警務”,讓民眾(zhong) 獲得更多體(ti) 驗,讓基層警務更加親(qin) 民、近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