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拉薩市林周縣濕地一角。 記者 白瑪澤旺 攝
初冬時節的拉魯濕地候鳥悠然、魚兒(er) 嬉戲,清澈的湖水中倒影出藍天白雲(yun) ,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近年來,西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濕地保護修複,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濕地總體(ti) 麵積和水域麵積不斷擴大,生物多樣性日益豐(feng) 富。
構建濕地保護體(ti) 係
那曲市聶榮縣城北的怒江濕地公園,麵積約為(wei) 1720畝(mu) 。濕地內(nei) 建有景觀廊道、燈飾、圍牆,有效保護了縣城空氣環境,起到了調節縣城及周邊生態環境,涵養(yang) 水源、防洪、防澇等作用。
“濕地公園建好後,不僅(jin) 改善了縣城的生態環境,還為(wei) 居民提供了一個(ge) 休閑的好去處。”聶榮縣居民旺姆說。
一直以來,西藏切實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先後頒布實施《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濕地認定和名錄管理辦法(試行)》《西藏自治區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等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為(wei) 全區依法依規保護管理濕地資源提供了法治保障。
同時,西藏積極開展“國際濕地城市”、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申報工作。截至目前,西藏瑪旁雍錯、麥地卡、色林錯和紮日南木錯4處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3處濕地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15處濕地被列入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建立了然烏(wu) 湖等15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多慶錯等22處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
如今,西藏以自然保護區為(wei) 主體(ti) ,國家濕地公園、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等並存的濕地保護體(ti) 係逐步建立。
讓每一片濕地都得到保護
林芝市雅魯藏布江與(yu) 尼洋河交匯處的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總麵積8738公頃。一年四季,公園裏碧波蕩漾,生機盎然,各種野生動物愜意棲息,植物自由生長。
家住在巴宜區立定村的白瑪喬(qiao) 是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的一名濕地管護員。每天上午9點,白瑪喬(qiao) 準時帶好工具出發,在林子裏認真巡查每一棵樹、修補圍欄、撿拾垃圾……白瑪喬(qiao) 說:“夏季水大,為(wei) 防止有人盜砂、釣魚,我們(men) 管護員必須劃著村裏集資買(mai) 的牛皮船去查看,哪怕天氣不好也不能有半點馬虎。”
為(wei) 加強濕地管護,當地濕地管理部門結合實際,采取日常督導與(yu) 群眾(zhong) 巡護相結合的方式,壓實濕地管護責任;積極開展濕地法律法規宣傳(chuan) 工作,不斷提高群眾(zhong) 濕地保護意識,提升濕地管護水平,有效維護了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是西藏濕地保護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西藏建立了濕地保育、濕地限牧等生態補償(chang) 製度和管護員與(yu) 專(zhuan) 業(ye) 管護員相結合的長效管護機製;組織實施中央財政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試點、重要濕地保護與(yu) 恢複等工作,受惠濕地麵積近20萬(wan) 公頃;充分利用“世界濕地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麵向公眾(zhong) 開展濕地科普宣傳(chuan) ,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濕地保護巡查,嚴(yan) 厲查處違法利用濕地的行為(wei) ,讓轄區內(nei) 的每一片濕地都得到有效保護。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近日,拉薩迎來了第一批越冬的老朋友——“黑頸鶴”,它們(men) 將在這裏一直待到來年三四月份。
黑頸鶴的成群遷徙停歇或繁殖,正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美注腳”。近年來,西藏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措施逐步實施後,濕地麵積逐漸擴大,動物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水禽等鳥類數量明顯增加。
數據顯示,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昆蟲80種(西藏新記錄10種),蘆葦、菖蒲、燈芯草、杉葉藻、海韭菜和眼子菜等植物395種,棕頭鷗、赤麻鴨、斑頭雁、普通秋沙鴨等鳥類117種,本地魚類有巨須裂腹魚、雙須葉須魚、尖裸鯉、異齒裂腹魚、拉薩裂腹魚等18種,到濕地越冬的候鳥數量明顯增多。
拉薩市當雄縣城東(dong) 北側(ce) 的阿熱濕地,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許多珍稀水禽鳥獸(shou) 到此生活棲息。
“天氣暖和的時候我會(hui) 帶著孩子在濕地公園散步,站在觀景台上看看湖泊、小動物,與(yu) 大自然親(qin) 近,感覺特別好。”拉薩市市民羅桑對近幾年拉薩周邊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表示很開心。
濕地保護舉(ju) 措取得了明顯成效,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也在日益繪就。下一步,西藏將持續貫徹落實好濕地保護各項舉(ju) 措,提高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植被覆蓋率,促進西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